基于令牌加固的自恢复容错控制器设计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M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持续降低的工作电压、急剧升高的工作频率以及明显提高的集成密度等原因,导致软错误率快速攀升。作为集成电路关键的应用领域之一,也是微处理器的核心部分,控制器对于软错误的容忍能力直接决定了微处理器芯片乃至整个系统的健壮性。另外,集成电路设计规模和设计复杂度的不断上升,使得传统的自动测试设备成本持续增加,对控制器的测试尤为困难。因此,具有自恢复、内建自测试等容错性能的控制器设计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软错误主要分为单事件翻转(SEU)和单事件瞬态(SET)两类。本文对容SEU控制器的设计展开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Chaitin’s染色算法加以改进之后编程实现,用于有限状态机的拆分,程序可自动生成供综合、仿真之用的各种自恢复结构的Verilog及其他文件。其次,将三模冗余(TMR)和双模冗余(DMR)两种容错结构分别与令牌控制逻辑相结合,提出两种令牌加固(Hardening Token)容错结构,即三模冗余令牌结构(TMR-Token)和双模冗余令牌结构(DMR-Token)。它们对发生在状态寄存器的SEU可以通过自恢复机制实现容错;当令牌寄存器发生SEU时,TMR-Token结构由于将令牌寄存器复制了三份,通过voter单元可以过滤掉其中一个备份的SEU从而保证令牌输出正确,而DMR-Token结构的C-element单元则利用两个备份寄存器内容的不一致性阻塞SEU对令牌输出的影响。最后,对Bypass Pipeline(BP)、TMR-Token和DMR-Token三种自恢复结构在容错性能、面积开销两方面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TMR-Token和DMR-Token有效解决了BP结构无法容忍令牌寄存器发生SEU的问题。与BP相比,TMR-Token和DMR-Token的时延几乎没有增加,而增加的面积也分别在5%和3%以下。
其他文献
样条与可加细函数被广泛地应用于微分方程数值解、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及小波分析等领域。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小波分析理论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构造小波过程中
互联网和手机的广泛普及使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这些媒介提供的信息,而这类信息大部分是以短文本形式存放的,因此人们对短文本过滤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过滤技术仅仅实现关键字
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形成的一个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协作感知、收集监测对象的信息发送给基站。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式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该方法通过对已有构件的组装来开发新的应用软件,而应用软件的功能是通过其内部组成构件之
基于文本的SIP(信令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消息过大,严重浪费了宝贵的无线带宽资源,还大大地延长了会话建立所需要的时间。因此,IETF(互联网工程工作组,Interne
随着多媒体技术、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流媒体服务器已经成为了当今视频应用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监控和其他视频服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日,行业规模和企业数量不断上升,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利用信息系统为当前企业中各方人员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专业化的服务,满足他们在统计、分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以下称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系统,从而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
近几年来计算机病毒、木马数量成指数增长,泛滥成灾,严重威胁着网络安全。病毒从原来简单的破坏系统快速的蜕变到不法分子窃取用户虚拟财产的工具。计算机病毒制造的模块化、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逐步成熟和信息社会需求的提高,人们需要在日益庞大的信息中发现对决策有用的知识,数据挖掘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