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马帝国的公民意识以及社会道德的情况,从古至今都是历史学者所乐于探讨的话题。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兴盛、落寞与衰亡,除了显而易见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之外,也与其时代背景下深层次的公民意识以及社会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任何社会道德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社会道德的发展和变化,与其所处的历史条件的更迭密不可分。罗马从一个方圆几百里、人口仅几万的小城,发展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在人类历史上写下光辉一页的庞大帝国,其国内公民崇高的社会道德与自律意识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而随着帝国的持续扩张、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帝国境内传统的社会道德也遭到了腐蚀,从而导致积极参政、高度责任感等公民意识不复存在,加剧了罗马没落衰亡的历史趋势。 从公民意识的角度来说,虽然罗马帝国在某种层面上对古希腊“特权公民”的身份制度进行了突破,不再以血缘关系为参照,使公民意识增加了法制观念的内容,让公民体系朝着更加文明、平等的方向迈进了一步。但在罗马帝国范围内,公民身份也只是统治阶级调整社会秩序的工具,所谓人人平等只是留在法律文件中的一纸空文。 探讨古罗马帝国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常态”下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社会矛盾凸显、贫富差距拉大等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吸取罗马帝国成功的经验及崩溃的教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社会道德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方面,我们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民主集中制,开创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