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辽东湾地区位于渤海海域东北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勘探,已发现17个大中型油气田和43个含油气构造,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但是,不同构造部位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程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东湾地区位于渤海海域东北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勘探,已发现17个大中型油气田和43个含油气构造,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但是,不同构造部位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程度存在差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仍不够明确,未能建立系统的成藏模式。为了深入揭示油气聚集的规律,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成藏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总结划分出4类油气聚集带;结合典型油气藏解剖,明确了不同聚集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相应的成藏模式并预测有利成藏区。辽东湾地区油气分布总体表现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南浅北深”的特征,断裂构造对其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同期研究成果认为,沙河街组为主力烃源灶,生储盖组合有4套,以沙三生-沙二储-东三-沙一盖和沙一生-东二下储-东一-东二上盖两种为主;目前发现的油气藏以构造圈闭为主,断层、断层-砂体是主要的输导体系,成藏期以后断层活动较弱,有利于油气保存。根据构造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划分出洼中走滑拱升带、凸起带、陡坡带、缓坡带4个油气聚集带。洼中走滑拱升带油源、储层较好,分析主断裂应力输导值发现,张应力越大断层输导性越强;拱升幅度决定油气聚集规模。凸起带油源及圈闭条件较好,断层封闭性控制了油气的分布;断层在成藏期活动才能有效输导油气,且倾角越大越有利于输导。陡坡带圈闭、油源较好,结合失利井分析得出,运移指向是油气聚集的关键。缓坡带油气分布较少,但油源和圈闭条件良好,有效储层控制油气聚集。烃源灶特征影响油气分布,生烃量与源-圈距离的比值与油田储量规模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以各油气聚集带为基本单元,根据构造背景、油气来源、输导体系及油气特征等条件,建立4类共8种油气成藏模式。以主控因素分析为基础,结合烃源岩、断层和砂体等条件,预测出5个有利的成藏区及其相应的成藏模式。辽中凹陷洼中走滑拱升带、陡坡带、缓坡带是有利勘探区。
其他文献
兴山五味子(Schisandra incarnata)为五味子属药用植物,其果实和藤茎均可入药。藤茎部分实验室前期已经研究过,而果实部位化学成分尚未研究,为了系统研究兴山五味子,所以开展了
为了寻找一类具有任意大色数但不含三角形的图类,Mycielski[1]在1955年提出了一种有趣的图变换,我们称之为Mycielskian图,记为μ(G).广义Mycielskian图是由Lam等人提出的,它是μ(G)的一个自然推广,记为μm(G),其中m是拷贝层数.图G的广义Mycielskian图也被Tardif[2]称作是图G上的锥图.正是因为广义Mycieskian图的这种有趣的图结构,越
1736年,欧拉研究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他不但解决了七桥问题,而且开创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随着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图论的发展突飞猛进,广泛地应用在交通运输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事实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图论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发展了,结合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图论中的很多难题而且还能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成功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Boesch,Suffel和Ti
随着全球陆地油气资源的日益耗尽,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是世界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的趋势。跨接管作为半潜式水下生产系统中连接水下井口、管道终端管汇(PLEM)及管道
近年来,电网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用电需求逐年提升。但由于化石能源储备急剧下降,新能源接入电网成为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在供电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能源集中的西部地区,也发生在负荷集中的东部地区。随着新能源种类的不断增多,并入电网的新能源电厂也由原来的单一形式向多种形式发展,进而出现了一系列电网安全性问题。因此,研究新能源并网下的电网安全性,并寻找最佳并网策略,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天然气水合物广泛赋存于深海和永久冻土地带,以其储量大、燃烧热值高、污染小等优点备受各国青睐,被誉为21世纪潜在的新能源之一。现目前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微观机理的研究尚不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运输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合理高效的调度指挥对于港口行业而言至关重要,在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港口调度指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字图像信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港口应配备相应的图像加密技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窃取,对保障港口行业的良性运转具有积极的意义。港口调度指挥过程中的数字图像信息泄密,一方面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蜱媒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蜱虫,蜱虫主要生长在距地面20-30cm的草木顶端,人们经过生长有蜱的草丛中而无防护措施可能会导致蜱虫叮咬引发莱姆病。该病主要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和南方的林区以及草原地带较常见[1-4],人体感染莱姆病症状主要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主要表现为典型的慢性游走性红斑(EM),其他早期症状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葛连降糖丸对2型糖尿病胃热炽盛证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中医症状临床积分的影响,以了解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证明葛连降糖丸是治疗此类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为“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纳入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予以葛连降糖丸9g(3次/天),对照组予二甲双胍500mg/次(3次/天),共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
近年来,CO2驱在低渗透油藏逐步应用,由于低渗透油藏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且CO2流度较大,影响CO2驱驱油效果。CO2泡沫体系以其良好的流度控制能力已成为一种油田常用的防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