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从陈思和所提出的“民间”理论作为切入点,对张承志和艾特玛托夫的作品进行宏观的把握与比较,以便揭示出张承志初涉民间,踏入内蒙古草原所创作出来的早期草原题材作品受艾特玛托夫的影响及其成因,以及二人后来都转向宗教题材的创作原因,探求二人在现代化语境当中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及其心路历程。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张承志和艾特玛托夫的创作,根据两位作家创作题材的变化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分期,并阐明国内的研究现状及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从中国和前苏联各自的文学背景出发,揭示不同国家的两位作家在寻求文化之根的过程中各自民间立场的形成。并进~步探究张承志前期接受艾特玛托夫影响,后期又与艾特玛托夫分道扬镳的深层原因。
第二章通过对二人早期作品的文本分析,探讨两位作家对草原这个自在民间的共同描述,并进一步印证二人早期作品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第三章对两位作家后来宗教题材代表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二人宗教题材与民族意识之关系,以及他们在面对社会转型时所做出的共同的心灵选择。
结语部分:综观两位作家的前后期创作试图揭示出二人的创作道路对于当代文学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