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双语者大脑中两种语言的转换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双语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目前关于双语转换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印欧语言展开的,对汉语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是通过图片命名、词汇判断等单独的词汇加工来考察的,缺乏具有语义限制的语境下的研究。本文采用ERPs(event-related potentials)技术,考察汉英双语者在俗语语境和简单陈述句语境下对汉英双语转换句进行阅读理解时语言转换的时间进程,分析相关的ERPs语言成分,以此来考察语境因素(不同程度的语义限制)对双语转换的影响,并探讨双语转换代价的来源问题。通过实验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以下一些结论:一、通过比较转换句和无转换句的行为学数据以及ERPs成分,我们发现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出现了转换代价。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语境下的汉英双语转换句,我们发现转换俗语句和转换简单陈述句在早期成分、N400以及LPC成分上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认为语境因素(不同程度的语义限制)在句子层面的双语语言转换加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通过对早期成分、N400以及LPC三种成分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发现在语言加工早期的词汇识别过程、词汇语义整合过程以及语言加工后期的分析、整合、核查及修复的过程中均产生了转换代价;我们推断,双语语言转换代价部分来源于双语大脑词库内部的词汇识别过程、词汇语义整合过程,部分来源于大脑词库外部被试的认知策略和决策判断过程。Green提出的抑制控制模型理论可以解释本文的实验结果,此外我们支持双语词汇选择的非特定语言提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