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迁移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反应,过渡金属Ir和Ru的配合物被广泛用于催化加氢反应中,在异丙醇作为供氢试剂时对不饱和键进行催化加氢。一般机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供氢试剂将氢转移到金属配合物上,氢化中间体再把活性氢转移到目标底物上。利用氢迁移原理发展的其他有机反应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如对映体纯二级醇的外消旋化反应以及C-O和C-N键的构建。本文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主要研究了氢迁移反应在上述两方面的应用。第一部分:合成一系列Ru和Ir配合物用于催化(R)-1-苯乙醇外消旋化反应,研究配体的性质(配体配位能力的强弱等)对该反应的影响情况。利用这些外消旋催化剂与酶-435配合使用时,考查了催化剂的性质对1-苯乙醇动态动力学拆分(DKR)反应的影响以及其他条件如酰基供体等的影响。选择[Ru(cymene)Cl2]2作为外消旋催化剂,酶-435作为拆分试剂应用于不同二级醇的DKR中,获得良好至优秀的产率和大于90%的对映体过量值。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18电子构型的(cymene)Ru配合物的配体解离所需要的能量进行了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外消旋机理。第二部分:合成了四个未见报道的乙酰基官能化的氮杂环卡宾铱的配合物(2-4a至2-4d),并利用1H NMR和13C NMR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表征,其中2-4a进行了单晶结构表征。利用以上配合物应用于酮和亚胺的氢迁移反应以及胺的N-烷基化反应中。在酮和亚胺的氢迁移反应中,这四个配合物作为催化剂都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通过对比不同配合物催化苯乙酮氢迁移的反应,发现乙酰基官能化的配合物催化剂对产率有明显的影响。在胺的N-烷基化反应中,离子型催化剂2-4c相较于2-4a和2-4b表现出更高的活性,并且对大多数底物都有较好的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