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委托代理关系及问题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其广泛存在于一切组织和一切经济活动中,存在于组织的每一个管理层上。在这种契约关系下,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来分析农地流转,其合理性在于无论是农户还是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中介组织,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经济人,这就有利于揭示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集体经济组织、业主之间的关系。因此,系统地研究农地流转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于促进农地流转的规范运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际需要出发,在对我国农地流转的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分析了农地流转中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和业主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农地流转委托代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设计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其委托代理问题,以促进农地流转的规范运行。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在农地流转中,业主通过签订土地流转的相关合同,代替农户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部分或全部权利,而农户可以通过行使相关合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可以通过行使土地所有权来影响和约束业主的行为,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委托代理关系。因此,运用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可以从本质上揭示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集体经济组织、业主之间的关系。 (2)目前,农地流转中形成了多种委托代理关系类型,其中以农户——集体经济组织——业主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较为普遍且比较正规。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农户为最高层次的委托人,集体经济组织既为代理人又为次委托人,业主或经济组织等土地使用者为最终代理人。本文主要是对该委托代理类型进行探讨。 (3)由于农户、集体经济组织、业主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和利益目标不一致性,使得其不仅存在业主短期行为损害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利益,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中间代理人时损害农户利益等普遍意义上的委托代理问题,同时还存在一个悖逆问题:要想提高农户收入必须要加快土地流转,然而当业主经营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业主又往往做出损害农户利益的短期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降低农户收入增加幅度。因此,要提高土地流转的绩效,使农地流转规范运行,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委托代理机制,限制代理人行为,以维护和保障委托人特别是农户的权利
其他文献
Bug管理系统是提高项目质量、优化测试流程、控制项目风险、提高人员协调利用效率和节约开发成本的重要手段。随着IT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系统越做越庞大,越做越复杂,没有良好
创新是21世纪的关键词,是推进经济前进的加速器。"一流大学"的传统教育模式不适于当今的创新驱动发展时代,中国许多"一流大学"转变教育模式,理论与实现相结合打造创新创业新
社会距离作为一种隐性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鲜见对其相关性的研究。基于云南师范大学学生的视角,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电影媒体所传达的信息对社会距离
伍子胥是吴国的忠臣,他从长远考虑,竭力主张灭越,但他的意见未被夫差采纳,反而被夫差杀害。后来吴国遭到越国的偷袭,夫差这才意识到自己错杀了伍子胥,于是他为伍子胥立庙设祭
随着IP终端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如何有效地对家庭网络设备进行管理成为运营商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设计并实现针对广域网上的网络终端设备管理系统,对于提高对设备的升级、
我国当前的土地征用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建立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土地征用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引起了很多社会矛盾和土地纠纷。我
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着力点,而农业产业化的产业组织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的绩效甚至成败,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与核心。因此,我
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并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各国在由传统经济走向.现代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发达工业国,日本已经走过了这样一条道
我国城乡分割的现象存在已久,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过大,据估算,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超过1.2亿。人口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瓶颈。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
通过对仪征市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客观分析,提出茶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茶叶生产、茶文化推广、品牌整合、茶叶经营管理、完善合作组织、茶叶营销等方面统筹考虑,来解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