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别名仰鼻猴、蓝面猴等,属灵长类猴科仰鼻猴属,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人类对森林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川金丝猴数量不断下降。目前,国内外对川金丝猴的生境研究非常少,仅见于一些描述性的报道。2005年-2007年之间,笔者在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进行了川金丝猴的栖息地监测。在野外的调查研究中,通过样方和样线法,并结合遥感解译和GPS定位技术对川金丝猴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秋季,川金丝猴喜欢栖息于海拔2000-2800m的区域,特别喜欢在海拔2500-2800m的山坡上活动,而不喜欢在海拔大于3000m小于2000m的地区活动。对于坡度的选择,川金丝猴一般喜欢栖息在坡度为25°以上的陡坡,不喜欢栖息在25°以下的缓坡地区。它们一般喜欢在林分郁闭度大于80%的原始森林中活动,很少到较稀疏的林中活动。就坡位选择而言,川金丝猴一般喜欢栖息在中偏上坡位,他们往往选择在树冠盖度大于75%的大树上觅食,很少选择在树冠盖度为50%以下的林中觅食。通常川金丝猴在胸径为20-29cm,高度为20m以上的大树上活动。根据对川金丝猴生境选择的研究结果,同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白河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栖息地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0.0794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39%;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8.152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0%;勉强适宜栖息地面积为64.439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9.77%;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9.509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72%。但由于放牧、采药的影响,川金丝猴的适宜栖息地大面积丧失。在川金丝猴的实际栖息地内,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812 km~2,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9%;适宜栖息地面积为8.072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98%;勉强适宜栖息地面积为46.920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96%;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01.23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2.48%。最后,我们对川金丝猴的栖息地进行了景观格局分析,分析发现白河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栖息地破碎化严重。栖息地内共有缀块数5069个;缀块密度为每平方千米接近26个;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49;缀块平均面积为3.20 hm~2;不同的缀块类型有68种;所有缀块边界总长度为19 011km;边界密度为97.34m/km~2;景观形状指数为35.19。目前川金丝猴主要栖息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四省部分林区的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以及次生针阔混交林等。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陕西周至自然保护区和四川九寨沟县白河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川金丝猴为主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此外,在相关省份还有一些自然保护区也为川金丝猴提供了很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