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CO2含沥青质重质原油沉积机理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采油深度的加深和开采原油重质化倾向的加大,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发展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由于注气特别是注CO2能显著降低原油的粘度和界面张力,并可通过溶胀现象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因此,被认为是提高原油采收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注气提高采收率(如注蒸汽、注CO2气、注N2气等)的采用有可能引起沥青质沉积,从而严重的影响生产。国内外生产实践表明,在注气驱油过程中,气体的注入对含沥青质原油极易引发原油中沥青质、胶质和石蜡等重有机物的沉积,已有不少油田出现过此类问题。因此,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分析含沥青质原油相变特征和建立含沥青质原油在油藏中渗流模型两方面,阐明注CO2开采重质原油过程中沥青质沉积机理及其对开发动态影响。 本文首先引入CO2引起的沥青质沉积实验;然后以流体热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含沥青质油气体系多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分析了沥青质热力学参数随CO2注入量的变化规律;最后,综合考虑沥青质的沉积、吸附及堵塞和在低压力梯度时的非牛顿特性,建立注气过程中含沥青质重质原油组分模型,分析了原油流变性及沥青质沉积吸附对采收率的影响。 本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①以流体热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气—液—液、气—液—固及气—液—液—固多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根据严格的逸度公式推导出第二液相逸度,参考Firoozabadi的纯组分液体逸度公式确定沥青质固相逸度。 ②对注入CO2沥青质沉淀的等压热容和熔解焓的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归纳沥青质热力学参数随CO2注入量的变化规律。 ③结合P-T相图能表征第二液相的特性,及第二液相与沥青质沉淀的对应关系,本文提出用P-T相图预测沥青质的沉淀。 ④综合考虑沥青质的沉积、吸附及堵塞和在低压力梯度时的非牛顿特性,建立注气过程中含沥青质重质原油组分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采收率比常规组分模型相比与实验值更接近。 ⑤讨论注气驱替沥青质沉积相态特征、沥青质沉积吸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沥青质沉积的各种敏感性参数,对原油流变性及沥青质沉积吸附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流变性和沥青质沉积吸附对注气驱替生产动态的影响不应被忽视。 本论文工作在沥青质沉淀实验、沉积模型和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将对今后本领域注气过程中沥青质沉积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概述了我国汽车涂料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主要介绍了吸波隐身涂料、伪装涂料和兼容性多频谱隐身涂料的研究与发展状况,指出了隐身涂料应用研究的重点。
钢管混凝土的诞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在力学性能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超高层建筑、桥梁工程、工业厂房以及地下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随着现代结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历经了六十年的岁月洗礼。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回顾"绿规"课程六十年的历史演变,梳理不同
随着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影响区域交通量持续增长,原高速公路开口间距过大已严重制约运输效率,本文以G65包茂高速武隆段增设土坎互通为例,着重介绍山区已通车高速在
综述了海洋防污涂料的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研究方向、培养流程、核心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为视角,以此来阐述了不断完善的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促进兄弟院校的相互交流和借鉴。
渤中A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渤南凸起西侧倾伏端,构造上北临渤中凹陷,南靠黄河口凹陷,呈现由断裂控制的披覆半背斜构造形态。由于南北侧分别紧邻黄河口和渤中两个富生烃凹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代表和实现人民利益也是毛泽东的执著追求。探究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人民利益观,不仅是对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令世人刮日相看的迅猛发展,经济的高增长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撑,矿产资源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