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其钢材消费量也快速增加,汽车行业的钢铁物质流代谢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钢铁物质流代谢系统中的影响已不可忽视。研究中国汽车行业钢铁物质流代谢机制对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传统的物质流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相关经验模型及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中国汽车行业钢铁物质流动态代谢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从两个层面进行:第一个层面是汽车行业动态物质流模型研究。通过Gompertz模型研究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关参数,设定不同人口增长情景、千人保有量饱和值、寿命分布,研究中国汽车报废量、钢板和零件耗钢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探讨零件再制造、汽车轻型化等问题。在汽车千人保有量饱和值为260辆/千人,人口中等增长率的参数下,选取2040年作为节点进行考察:(1)汽车寿命延长6年,汽车行业当年消费的钢材减少近1450万吨;(2)汽车轻型化当年可减少760万吨钢材消耗;(3)零件再制造可回收3.5~6亿件零件,折合钢材600~950万吨;(4)寿命与轻型化两者综合作用可使钢材年消耗量减少2626万吨,仅为基准情景消耗的43%。第二个层面是汽车行业系统动力学研究。以汽车行业动态物质流模型为基础,在Vensim软件平台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考察政府补贴、汽车购置税、押金制度三种政策及其组合对汽车行业钢铁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政府补贴,提高汽车购置税、设立押金制度可以降低汽车保有量、增加汽车年回收量、减少燃料消耗。如果仅考虑政府补贴和减少燃料支出两个因素,在情景设定的40年间,累计净收益可达18.45万亿元。本文研究汽车行业钢铁物质流代谢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汽车行业资源再利用及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定量研究表明:延长汽车寿命、减轻汽车重量、提高零件再制造水平可以节约大量资源、能源,缓解汽车行业对环境的压力;提高政府补贴及汽车购置税、设立押金制度可以带来显著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