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下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的生理应答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y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花苜蓿是豆科多年生牧草,抗低温能力强于紫花苜蓿,是苜蓿抗寒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试验以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cv.Hulunbeier)为材料,探讨其在低温胁迫下细胞膜透性、细胞内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变化等生理应答反应。对二代和三代转录组进行联合分析,挖掘优异耐低温基因资源,通过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探讨黄花苜蓿在低温胁迫下的内在分子调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低温胁迫下随处理温度的降低,黄花苜蓿根部细胞膜透性增加,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分别在-15℃处理12 h和8 h达到最高,为89.45%和93.26μM·g-1DW,伤害较严重。但黄花苜蓿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提高抗氧化物质活性抵御低温胁迫造成的伤害。(2)低温胁迫下随处理温度的降低,黄花苜蓿根部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在-15℃处理12 h和8 h达到最高,分别为9.35μmol·g-1DW和34.52 mg·g-1DW,比在常温下生长的对照(CK)分别提高54.0%和21.9%;可溶性糖含量在-10℃处理2 h达到最高值,为90.61 m M·g-1DW,比CK提高84.3%。(3)低温胁迫下黄花苜蓿根部抗氧化物质SOD、POD、CAT活性和GSH含量有增加趋势。SOD活性在0℃处理8 h达到最高,为5893.21 U·g-1·h-1DW,比CK提高49.8%;POD活性在-10℃处理2 h达到最高,为9621.07 U·g-1·min-1DW,比CK提高79.9%;CAT活性在-5℃处理2 h达到最高,为1335.53 U·g-1·min-1DW,比CK提高118.4%;GSH含量在-5℃处理2 h达到最高,为3.76 mg·g-1DW,比CK提高122.8%,从而可有效抵御低温下因超氧阴离子含量增加而造成的伤害。(4)采用Pacbio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测定CK和4、0、-5、-10和-15℃低温处理2 h黄花苜蓿根部,共获得19.27Gb的有效数据。获得去冗余的全长转录本序列115,153条,预测出8,849个可变剪切事件,73,149个SSR,76,015个完整ORF及4,189个Lnc RNA。其中111,587个Unigenes获得功能注释,3,566个Unigenes没有获得注释。注释到Nr数据库的序列中有92%的Unigenes与已知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其中有97,831个Unigenes来源于蒺藜苜蓿,占87.87%。(5)将RNA-seq获得的二代转录组数据与三代全长转录本序列进行比对,基于去冗余后的三代测序序列计算转录本的表达量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11,369个,分成6个亚类。转录因子预测分析获得1,538个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涉及45个转录因子家族。其中WRKY、ERF、MYB、b HLH和NAC等5个转录因子家族包含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较多,分别为186、165、143、131和111个。(6)通过比较5个处理温度(4、0、-5、-10和-15℃)样品与CK样品的基因表达量,获得差异共表达基因134个,其中上调差异共表达基因101个,下调差异共表达基因33个。GO功能分析发现其中7个差异共表达基因获得注释,主要分布在“cell part”等细胞组分,参与“metabolic process”等生物学过程、具有“binding”等分子功能。27个差异共表达基因富集到“Circadian rhythm-plant”等16个代谢通路。18个差异共表达基因获得COG功能注释,主要参与“General function prediction only”等15个功能分类。使用Cytoscape软件对134个差异共表达基因调控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发现F01.PB40804、F01.PB75011和F01.PB110405这3个差异共表达基因为高连通性基因,推测其为黄花苜蓿应答低温胁迫的核心基因。(7)通过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将差异表达基因与所测定的生理指标相关联,鉴定出12个基因模块。“电解质外渗率”与MEgrey60、MEplum1和MEbrown等3个模块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可作为检测植物抗低温胁迫能力的主要生理指标。MEbrown模块与POD、超氧阴离子、电解质外渗率和可溶性糖等4个生理指标显著正相关,说明MEBrown模块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与黄花苜蓿的低温应答有密切联系。MEBrown模块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starch catabolic process”等4个GO-term,参与“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等88个代谢途径,其中689个基因获得COG功能注释,含290个功能未知基因。在MEbrown模块中筛选出3个核心基因F01.PB95141、F01.PB97693和F01.PB106092,这3个基因参与maltose biosynthetic process、starch catabolic process和response to cold等生物学过程。(8)选取20个与低温相关的差异共表达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验证,结果表明选取的差异共表达基因在低温处理黄花苜蓿根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趋势和转录组测序结果保持一致,验证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水、蛋白质与核酸等是支撑生物机体的重要物质,其功能的实现都无一例外地需要氢键结构的参与。由于氢键作用的复杂性,目前对氢键的认识十分有限。单羟基醇液体的介电弛豫谱中
大豆(Glycine max L.)为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是食用植物油和优质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豆的消费迅速增加,产需矛盾突出,急需提升大豆供给水平。单产
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又称为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近年来,根据遗传进化分析,小鹅瘟病毒(Gosling p
金针菇菇脚是金针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由于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及多种微量元素,直接丢弃或不合理应用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先前的研究证明,金针菇
天然半硬质的契达干酪,通常含有30%左右的脂肪,摄入如此高的脂肪,可能会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因此,低脂干酪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消费者虽然对低脂干酪较为认可,但发展一直缓
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船舶制造业及大型石油钻探运输业的需求,作为船舶及钻探用管结构件关键材料的钛合金逐渐受到重视。基于冶金学原理,国内先后研制和发展了较多型号的新型钛
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
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
犬圆环病毒(Canine Circovirus,Canine CV)是一种新型病原体,与犬出血性腹泻、血管炎、肉芽肿性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等疾病相关。虽然近年来Canine CV在南方地区已经被发现
道德提升感是个体看到高尚道德行为时的情绪反应倾向或积极的情绪体验。已有研究发现道德提升感可以有效促进捐助、利他、志愿服务等道德行为,但其机制尚不清楚。道德敏感性是个体识别情境道德问题的能力,由道德价值优先的倾向性道德敏感性、感知环境道德信息的情境性道德敏感性两部分组成,是产生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因而,考察道德提升感对道德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对理解道德行为偏差,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