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三江两岸”(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及其沿线两岸)作为杭州旅游西进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其沿岸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然而其生态环境也正遭受着威胁,如何利用和保护“三江两岸”的优势资源与良好生态环境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缘起。本文从滨水绿道的角度出发,对杭州“三江两岸”现状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并提出构建滨水型绿道的整体保护构想。本文首先以河流景观生态学理论、遗产廊道理论、游憩学基本理论为理论支持,阐述了滨水绿道的结构、规划设计要素、规划层次及规模,探讨了滨水绿道规划流程;提出滨水绿道规划设计的绿廊系统、交通与游径系统、游憩系统、设施系统以及历史人文系统五大要素系统。在对相关理论做了归纳总结后,对国内外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案例进行了必要的归纳总结,以期实际指导“三江两岸”滨水绿道的构建。在对滨水绿道基本理论与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杭州“三江两岸”滨水绿道构建进行了实例论证。在对其沿线两岸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基础上,对滨水型绿道的整体格局构建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构建目标与原则、绿道空间格局构建与构建要素的布局要点。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通过构建滨水型绿道,对杭州“三江两岸”进行系统的保护与开发,为城乡居民提供绿色休憩空间。其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于其他相关线性水系廊道构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