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施规划发源于早期制造业的工厂设计,它一直是工业工程的重要分支。自从有了工业生产,就有了工厂设计,18世纪80年代产业革命后,由于机械制造的发展,蒸气机的发明和完善,工厂逐步取代了小工业作坊。自泰勒时代起,管理工程师就开始关心制造厂的设计工作。在早期,工厂设计的活动主要是三项:操作法工程,包括工作测定、动作研究等,它涉及的是人;工厂布置,就是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的合理配置;物料搬运,就是对从原材料到制成产品的物流进行控制。后两者涉及的是人、机、物的结合。20世纪50年代以后,工厂设计无论在范畴上还是方法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工厂设计从传统的只涉及较小的系统发展到大而复杂的系统设计。设计的方法从依靠经验、定性的方法,到逐渐运用定量的系统分析的方法。工厂设计除了注重人、机、物的结合外,还发展到了与资源、能源、环境、信息、资本等要素相结合。而工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也扩大到了非工业设施,包括各类服务设施。因此,逐渐从工厂设计演变成了设施规划。 在半导体制造业中,由于设备及制造工艺的复杂性,工厂的布局不易被改变。前期布局不好会导致成本巨大,生产和再布局不好,需要大量的成本。因此,工厂设施规划已成为半导体生产厂商最关心的问题 本文以F公司为研究对象,这是一家已在国内建厂10年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其生产车间的布局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旧的生产线的改造,第二是新线的建立。通过参考比较其它类似工厂布局,从设备购买开始到设备布局,安装,以成本为考量对象,联合设备部门,设施部门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设备真正柔性化能适应不同产品的转换,能在同一车间自由搬运,已较少的转换时间实现产能的最大化,更好的满足内部及外部客户的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后,将进入实证分析,本文以工业工程中的设施规划布局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敏捷制造作为其管理学理论支撑。以成本视角出发,采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行业竞争结构波特五力分析,通过公司内部相关部门人员组队参加设计思维工作坊,找出问题,形成相应的对策措施,并制定出完善的设施规划标准作业流程,以持续降低公司的设施规划布局成本,使投入产出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