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消癥化瘀法代表方剂化癥回生丹对肺癌干细胞(Lung cancer stem cell,LCSC)增殖分化及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s)的影响,探讨其中的机制与联系,完善消癥化瘀法治疗肺癌的理论基础,丰富中医治疗肺癌的理论体系。方法:1.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获得肺癌细胞系Lewis中的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SP细胞),通过相关体外培养实验验证其肿瘤干细胞特性;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获得细胞系中的SP细胞和非侧群细胞(non-SP细胞),并通过SP细胞相关功能的检测、体内外的克隆实验,分析SP细胞、non-SP细胞、未分选细胞(Total细胞)是否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2.将筛选出来的SP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利用化癥回生丹进行干预,观察细胞的周期变化;将SP细胞注射至裸鼠皮下,利用化癥回生丹进行干预,观察肿瘤的生长并计算抑瘤率。3.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随机选择其中3组利用肺癌细胞接种造模,获得肺癌小鼠模型,剩下一组为空白组;造模成功后,随机选择俩组分别使用化癥回生丹和顺铂干预,剩下一组作为空白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干预时间为4周;4周后取小鼠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筛选的方式获得CD4+CD25+、CD4+和CD4+CD25+Foxp3+,并计算三者两两对比的比值。结果:1.细胞流式荧光分选技术结果显示:肺癌细胞系Lewis中SP细胞的平均比率和阻断后减少的比例分别为(1.79±0.12)%和(0.43±0.08)%;体外克隆实验显示:SP细胞、non-SP细胞和Total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分别是(403±17)个、(106±11)个和(154±19)个;SP细胞亚群分化能力显示:SP细胞的比率分别为(1.49±0.05)%和(0.16±0.04)%(P<0.05);体外增殖实验显示:从第三日开始,SP细胞的增殖曲线迅速上升,Total细胞紧随其后,而non-SP细胞的则较为平缓;细胞周期结果显示:non-SP细胞中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率为(60.03±4.52)%,而SP细胞中的细胞比率则为(78.41±5.39)%;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显示:至第28天左右,SP细胞组、non-SP细胞组和Total细胞组三者的平均瘤体积分别是(821±19)mm3、(179±14)mm3和(452±17)mm3。2.药物对SP细胞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高、中剂量的化癥回生丹与顺铂的使用均能够使处于G1期的细胞增多,S期和G2期的细胞数量减少,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成瘤实验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高、中剂量的化癥回生丹和顺铂使用后,瘤重减轻(P<0.05),抑瘤率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化癥回生丹使用后瘤重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3.模型组外周血中CD4+CD25+/CD4+、CD4+CD25+Foxp3+/CD4+和CD4+CD25+Foxp3+/CD4+CD25+表达百分比例为(8.47±0.56)%、(2.99±0.10)%和(28.53±2.01)%,予以化癥回生丹及顺铂干预治疗后,化癥回生丹组肺癌小鼠外周血中三者的表达百分比分别为(5.95±0.37)%、(1.02±0.04)%和(17.21±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顺铂组CD4+CD25+/CD4+、CD4+CD25+Foxp3+/CD4+和CD4+CD25+Foxp3+/CD4+CD25+分别为(9.02±0.63)%、(4.15±0.22)%和(29.44±1.87)%,与模型组相比,外周血中三者表达比例反而有所增高。结论:肺癌细胞系Lewis中的SP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一般特性。消癥化瘀法之化癥回生丹可以克制SP细胞生长发育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使SP细胞停留在G1期,阻止了细胞向S期的转化;能够有效地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提升抑瘤率;还能够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Tregs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肺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Tregs细胞影响了肺癌干细胞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