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aoshi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胃癌,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占世界死于肝癌总人数的42%,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超声检查具有无辐射、实时性、可重复性、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等独特的优点,是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措施。但超声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医生肉眼观察判断,诊断结果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诊断医师的临床经验,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易导致对占位性病变性质的误诊,致使恶性肿瘤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影响愈后。这就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客观、及时、准确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的辅助诊断手段。目前,国内外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图像识别方法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本文旨在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图像识别方法进行研究与开发,为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诊断手段。实验共采用280例肝脏图像,其中正常肝脏112例,肝癌90例,肝血管瘤38例,肝囊肿40例。从临床医生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依据出发,将临床诊断依据抽象为数字特征,采用超声图像纹理分析方法与模式识别技术,对超声图像中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识别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一、采集正常肝脏,血管瘤,囊肿,以及各种、各期肝癌的B超图像,并对图像作格式转换预处理。二、根据临床诊断依据,抽象出两种感兴趣区域的选择规则,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下手动提取每一幅图像感兴趣区域。三、根据所选感兴趣区域对每一幅图像提取相关数字特征。四、确定有监督识别方法: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三级BP神经网络。根据网络结构以及每一级网络的功能,联合使用U检验、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特征选择以及基于二次互信息的特征选择法进行特征选择,分别获得每一级网络的次优特征矢量。五、实验确定每一级神经网络次优特征矢量的维数,采用留一个出来的训练测试方法独立训练并测试每一级网络;级联各级网络生成辅助诊断系统,分阶段对正常肝脏、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四种状态的肝脏图像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一、由肿瘤正常灰度比、平均值收敛性比、正常晕环灰度比、对比度比、方差比、晕环肿瘤灰度比、熵比、编码熵比等8个特征组成的特征矢量具有很好的识别正常肝脏和病态肝脏的能力;二、由肿瘤正常灰度比、总体熵比、平均值收敛性比、熵比、晕环肿瘤灰度比等5个特征组成的特征矢量可以较好地将肝囊肿从病态肝脏中识别出来;三、由似圆度2、面积比率、方差比、正常晕环灰度比、平均值收敛性比、熵比、肿瘤正常灰度比、标准化半径熵等8个特征组成的特征矢量具有较好的区分肝癌和肝血管瘤的能力;四、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很好的应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识别。实验结果取得了肝癌正确识别率为100%,肝血管瘤正确识别率为94.7%,肝囊肿的正确识别率为95%,正常肝脏的正确识别率为100%。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的辅助手段之一。
其他文献
本次碾压混凝土工艺试验主要进行了C9020W8F10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和C9020W6F50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碾压工艺试验、C9020W8F100二级配变态混凝土和C9020W6F50三级配变态混凝土的工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很多厂商都研制了具有计算机的成像设备,制定了各自不同的图像格式,从而使得不同生产商的设备不能直接连接,不同设备
在斜拉桥结构体系中拉索寿命最短,斜拉桥在其设计基准期内需实施多次换索工程。因此有必要对退化拉索的承载力和剩余使用寿命展开分析,确定最佳换索时间。根据实桥检测研究,钢丝
某跨高速公路斜拉桥主塔为空间弧形变截面结构,拉索采用带螺纹的套筒连接。为研究这种开口拱塔斜拉桥拉索的布置及设计,首先根据该桥的受力特点,选取索力、控制截面弯矩及塔
体育舞蹈运动是由配对的男女运动员在平整光滑场地上,配以音乐,沿着逆时针方向,按照一定级别所编排的套路,借助人体动作,表现各自情感和技艺,展现心体合一美的具有极高艺术性
目的:探讨钼-锝发生器的时间淋洗曲线,为临床钼-锝高效淋洗提供指导。方法:应用母-子体系放射性活度衰减公式计算不同时间淋洗活度,并绘制时间淋洗曲线。在不同时间段实际测
胃脘痛,简称胃痛,是以上腹部或剑突下慢性疼痛为丰要表现的病证。可为持续性,也可为发作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因此,对本病的研究和治疗历来受到重视。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慢性胃
目的:分析建立非营利性大型医用设备检治中心的可行性,探讨可以操作的管理办法,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大型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课题对2003年四川省大型
生物医学文献中的命名实体识别是目前被国际广为关注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问题之一。虽然自然语言处理在某些领域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生物医学领域却还有不小的差距。由于
针对我国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中热计量数据远程采集难度大,建筑内部近距离计量节点部署不灵活等问题,将ISM无线网络技术和4G网络技术相融合应用于热计量数据的采集、转换、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