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病原菌为Magnaporthe grisea.研究致病相关基因、深入了解致病分子机理对于防治稻瘟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农杆菌介导的ATMT转化技术成功获得一个致病缺陷突变体Ly-130,从中鉴定了T-DNA插入标记的基因MgPRG1,进而通过互补验证对MgPRG1的生物学功能做了初步分析并对该基因进行了表达及定位分析。致病缺陷突变体Ly-130的获得T-DNA插入突变是鉴定植物病原真菌致病相关基因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ATMT)筛选出一个对大麦和水稻都完全失去致病性的稻瘟病菌突变体Ly-130。Ly-130产孢显著下降,在正常的疏水表面不能形成附着胞,菌落生长速率明显减慢,菌落颜色比野生型Guy11菌株的浅,有性生殖不能形成子囊壳。MgPRG1基因的分离采用hiTAIL-PCR的方法,扩增了T-DNA右边界的852bp基因组DNA序列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测序和BLAST分析结果显示,外源T-DNA插入了稻瘟病菌的MGG14008.5基因内,该基因位于第v染色体上,由1617个碱基组成,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T-DNA插入位点位于第三个外显子内距基因起始密码子1111bp处。该基因编码466个氨基酸,在NCBI上BLAST搜索未得到高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与脉胞菌(Neurosporacrassa)的XP963944.1序列、柄孢霉(Podospora anserina)的XP001912592.1序列和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的XP001220992.1序列分别有48.25%、43.85%和33.25%的相似性.这些序列都未有相关功能报道和研究.因此,我们将该基因命名为MgPRG1(代表Magnaporthe grisea Pathogenicity-related gene 1)。Ly-130突变体的表型互补为了验证突变体Ly-130的性状改变是由T-DNA插入MgPRG1引起的,我们构建了融合MgPRG1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互补载体pPRG1-GFP,对Ly-130进行了互补转化,获得互补转化子58个.选取转化子Ly-130-R进行表型互补分析,结果显示Ly-130的所有表型均得到恢复。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Ly-130-R的菌丝、孢子和附着胞内都观察到了GFP绿色荧光,而且荧光随着附着胞的发育明显增强,表明MgPRG1基因在菌丝、孢子和附着胞内均有表达,而且伴随附着胞的发育表达量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