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在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中医验方益气活血通络方共同治疗临床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本次研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两次冠状动脉造影时的冠脉血流速度、中医证候症状、胸痛频次等观察指标,来研究中医验方益气活血通络方用于临床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的安全性,为中医药防治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的病例为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心内科就诊住院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诊断标准的病例,共收集48例。按照统计学要求进行随机分组,两组分成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试验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病例各为2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现代医学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有效的常用西药(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他汀类降脂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药)进行基础常规治疗;而试验组患者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水煎剂,2次/天,1次150ml,两组治疗的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下列指标的变化: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冠脉血流速度帧数、中医证候症状、胸痛频次。同时密切监测治疗期间是否有患者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hs-CRP:两组治疗后的hs-CRP水平均降低,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DL-C:两组治疗后的LDL-C水平均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CTFC:两组治疗后的CTFC均降低,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和胸痛的频次均降低,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在研究前后两组患者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均没有出现异常。结论中医验方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基础西药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可明显降低hs-CRP、CTFC、中医症候积分和胸痛频次的水平。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安全性高,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说明了益气活血通络方的效果确切,可以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