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化经营是目前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共同特点,而产融结合是其多元化经营重要手段之一。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两者在集团中被统一控制协同发展,既实现了优势互补,又彼此互动。实践中,产融结合有多种实现方式和实现载体,在企业集团内部设立内生财务公司,是产业主导金融下实现产融结合的一种实践方式。财务公司作为产融结合的一种载体,已为国际大型企业集团所普遍采用。但在我国,长期受制度的约束,一直以来我国的财务公司数量少、资金来源和业务单一,影响力弱。2004年新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对外资独资设立财务公司的政策放宽,使得跨国企业集团的金融资本在继其产业之后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无论是我国的企业集团还是其内生财务公司都将共同面临严峻的挑战。此时研究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现路径和该路径下内生财务公司运营模式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首先运用内部化理论和企业价值链理论探讨了产融结合行为的动因,论证了产融结合行为所能产生的优势效应和负面效应,指明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成败关键在于产业与金融结构的均衡。产融结合策略需要在现实中加以实践,因此企业集团需要选择一个理想的实现方式。在决策树分析和简单的横向、纵向实证基础上,笔者论证了现阶段我国企业集团选择外延路径的不适用性和选择内生路径的合理性,得出设立内生财务公司是我国现阶段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方式的最合理选择的结论。对GE和海尔的案例比较结果,可视为中外财务公司比较的缩影,这为我国财务公司运营模式设计提供了现实参考。结合案例分析结果,本文对我国财务公司的营运模式进行了设计,构建了司库为核心、信用为扩展、综合服务为外延的三层次财务公司运营模型,强调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中产业与金融的结合点,因此内生财务公司的模式设计必须兼顾企业的产业特性和金融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文章最后进行实务性探讨,指出我国最新的财务管理办法仍有很多需进行突破,分别从业务、风险控制和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
本文立足于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理论,站在企业集团产业资本主导的角度,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结合简单实证,清晰地划分了产融结合的实现路径,并以此为标准创立了“内生财务公司”的概念。其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我国产融结合的实践方向,构建出适用于我国的产融结合的载体—内生财务公司的有效运营模式,以供企业集团实施产业资本渗透金融领域战略时,做出最理性的战术选择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