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果树食心虫预测模型库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dante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树食心虫是果树生产中一类常发性、灾害性害虫,常见的食心虫有10余种。常见的食心虫主要为害梨、桃、苹果、李、樱桃、枇杷、山楂等,一般世代周期长,繁殖力强,隐蔽性强,各地发生情况差异较大,生产上测报及防治难度较大。此课题来源为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北方果树食心虫监测和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由于当前各地植保部门对果树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工作缺乏成熟有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预测预报系统,故本研究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实现果树食心虫数据采集、统计、查询、分析、预测、决策分析、发布预测信息等功能,以提高果树食心虫的预测效率与水平,为其他果树害虫的预测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收集传统昆虫预测预报中常用的模型,如通过发育进度法预测果树食心虫各虫态发生日期,物候预测法预测果树食心虫某一时期发生动态,有效积温预测果树食心虫成虫高峰期等,结合各模型的预测特点,以PHP开源技术、Mysql数据库和Apache服务器为支撑,建立果树食心虫预测预报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多年积累的气象数据与果树食心虫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与检索查询,同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果树食心虫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的预测预报模型形成果树食心虫测报知识库,用于有效地进行果树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平台包含用户模块、测报数据模块、模型模块、预测模块四个模块。用户模块实现用户注册、登陆、修改、权限设置等功能。测报数据模块主要实现了监测数据管理、监测数据导入、监测仪器管理、气象数据管理等功能。当地植保人员根据田间虫害发生情况将调查点信息录入到系统中,用户可通过监测数据管理功能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气象数据由中国农业大学IPMist实验室研制的田间气象监测设备采集后传输到系统中。模型模块分为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允许用户输入模型公式,自定义变量、相关系数等,静态模型是通过PHP进行程序化表达,用户只需根据模型所使用地区的不同修改相关变量的系数即可。根据目前果树害虫的预测预报方法,本模块将采用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预测。其中发育进度预测法、物候预测法、有效积温法、期距法采用静态模型,数理统计法采用动态模型。预测模块为用户提供预测结果。实际运行结果显示,该系统操作性强,预测结果可靠直观。
其他文献
由于技术跟不上,过去顺义区农民种蘑菇一年只能种一茬,孔繁建通过不断推广新技术,现在当地菌农一年能种两到三茬蘑菇,收入也翻了一番。  孔繁建从1989年开始从事食用菌的技术服务。当时,许多菌农缺乏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认识,种植的蘑菇只有香菇、平菇和木耳“老三样”,一年也就收一茬,一亩大棚收入7000多元。为提高种蘑菇的经济效益,孔繁建就向种植户传输他的科技观:搞好任何一项农业生产都必须依靠科技,因为科
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Bush)向大萧条时代的读者们展现了对未来先进技术的畅想。    1933年,时任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院院长的万尼瓦尔·布什在为《科技创业》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假设自己是从未来世界来的,回到了20世纪30年代,并对当时技术水平的“荒谬和低下”进行了批评。为了充分阐释他的观点,他描绘了一位虚构的教授的平常一天,以及因技术落后,教授所遇到的种种不便。  在看到那个时代的人们
以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苗为试验材料,用PEG6000(聚乙二醇6000,渗透势为-0.3MPa)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研究硅对于干旱胁迫下雷竹的生长、光合作用、活性氧自由基及其防御系统
作为密云县密云镇李各庄村党支部书记,自2D00年上任后,张玉良相继成立了奶牛合作社和蔬菜合作社,靠种菜和养牛“两条腿”,带领村民走上循环发展道路。  张玉良组织成立奶牛合作社的原动力来自于湖南太子奶、内蒙古伊利等牛奶加工企业相继落户密云。瞅准了奶牛养殖业的巨大市场,他积极鼓励村民发展奶牛养殖业,并及时成立了李各庄奶牛合作社。目前,李各庄奶牛合作社有养殖户150多户,占地600亩,奶牛存栏数达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