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低频低强度超声(low-frequency low-intensity ultrasound,LFLIU)与姜黄素单独与联合对人脑胶质瘤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Lnc RNA BLACAT1、多梳抑制复合物2(Polycomb Repressing Complex 2,PRC2)的亚基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Zeste Homolog-2,EZH2)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97163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低频低强度超声(low-frequency low-intensity ultrasound,LFLIU)与姜黄素单独与联合对人脑胶质瘤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Lnc RNA BLACAT1、多梳抑制复合物2(Polycomb Repressing Complex 2,PRC2)的亚基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Zeste Homolog-2,EZH2)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LFLIU联合姜黄素对人胶质瘤细胞治疗效果是否显著优于单独作用,并研究BLACAT1是否可以加速人脑胶质瘤U87及U251细胞的迁移、侵袭,降低凋亡能力,从而影响胶质瘤的进程,以及BLACAT1/EZH2环在胶质瘤U87及U251细胞系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人胶质瘤U87、U251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选用LFLIU(强度为142.0 m W/cm2)和姜黄素(浓度为15μmol/L)作用条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姜黄素组(C)、超声组(U)和姜黄素联合LFLIU联合组(CU)。首先通过CCK8法、Transwell法、流式细胞仪检测LFLIU联合姜黄素对U87、U25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其次通过q RT-PCR检测LFLIU联合姜黄素对BLACAT1和EZH2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LFLIU联合姜黄素对EZH2及G6PD、BCL2、BAX蛋白的表达影响。然后对U87、U251细胞进行转染处理,两个细胞系均采用瞬时转染的方法转染短发夹RNA(sh-RNA)和质粒(BLACAT1、EZH2),进行沉默或过表达并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转染效率。转染后的U87、U251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G6PD、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评估了BLACAT1对U87、U251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凋亡能力的潜在影响。最后,通过RIP实验及共转染检测BLACAT1/EZH2调节环对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通过CCK8、Transwell实验方法表明,与Control组比较,单独处理的C组、U组降低了U87和U25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而与Control组、单独处理的C组和U组比较,CU联合组显著降低了U87和U25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Control组比较,单独处理的C组、U组促进U87和U251细胞的凋亡,而与Control组、单独处理的C组和U组比较,CU联合组显著促进U87和U251细胞的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q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与Control组,单独处理的C组、U组相比,CU联合组进一步下调BLACAT1、EZH2、G6PD和BCL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q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BLACAT1和过表达BLACAT1、EZH2转染效率,显示了有效的转染功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Western blot检测BLACAT1沉默和过表达后U87和U251细胞G6PD、BCL2、BAX的表达,沉默BLACAT1后,用Western blot检测G6PD、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G6PD、BCL2表达显著下降,BAX表达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BLACAT1后,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G6PD、BCL2表达显著升高,BAX表达显著下降(P<0.05)。6.流式细胞仪检测BLACAT1沉默和过表达后U87和U251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发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沉默BLACAT1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BLACAT1后,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7.BLACAT1/EZH2介导胶质瘤细胞的进程。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沉默BLACAT1后降低了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共转染过表达EZH2后减弱了沉默BLACAT1对U87、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姜黄素和LFLIU联合可降低BLACAT1、EZH2、BCL2等的表达。BLACAT1可调控BCL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且可加速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减少胶质瘤细胞的凋亡。过表达EZH2可逆转沉默BLACAT1导致的迁移、侵袭的抑制。姜黄素联合LFLIU通过抑制BLACAT1/EZH2环使胶质瘤细胞凋亡,为脑胶质瘤的潜在治疗提供了靶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放射基因组学模型对胶质瘤p53表达状态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64例,其中p53突变型30例,p53野生型34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常规及弥散张量(DTI)磁共振扫描。对各序列DICOM图像采用MRIcron软件转换格式后进行配准,对配准后的图像在A.K软件上重采样至5×5×5 mm3。
目的:FAM216A作为FAM216家族的一员,既往研究结果表明,FAM216A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的无病生存密切相关,通过检索在线数据库,我们可以发现FAM216A在多种人类癌症组织类型中都具有明显升高的表达水平,并且在肾癌和肝细胞癌中FAM216A过度表达与患者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由于FAM216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里所起的临床机制和意义距今为止还没有探究明白,在NSCLC中所起的作用
本文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公厅(室)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学习,总结论述主要内容、丰富内涵以及学习体会,并探索分析重要论述对高校办公室建设的指导作用。
目的:膜联蛋白A11(ANXA11)位于人类染色体10q22-q23上,属于annexin A家族,与多种疾病相关,目前尚无ANXA1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相关报道,因此探讨ANXA1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为ANXA11在NSCLC中的发展以及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115例NS
目的: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分别使用镁铜合金、铸态纯镁及钛合金对小鼠H22肿瘤组织在生长,细胞凋亡等方面的作用影响;观察金属植入体内后的降解情况;并探讨对于肿瘤酸碱相关蛋白碳酸酐酶Ⅸ(CAIX),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的影响,评价具有可降解性质的镁金属及其合金对小鼠H22肿瘤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索。方法:本实验采用H22荷瘤小鼠模型,待肿瘤最长径长至0.8cm时入
目的:探讨集成磁共振技术对直肠癌影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收集100例经纤维结肠镜活检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直肠腺癌患者。这些患者术前均行直肠MRI检查(包括直肠Synthetic MRI序列),且检查后均按TME原则行直肠癌切除术。利用Synthetic MRI序列,对直肠原发病灶、直肠癌周围脂肪进行定量分析,记录相应的T1、T2和PD值。同时进行直肠癌周围血管浸润(EMVI)评分。运用t检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出现颅内远处复发的影响因素,并依据颅内远处复发的危险程度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进行分层研究。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9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基本信息、影像学资料、治疗计划、随访资料等,应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颅
目的:研究外周血清中mi R-543能否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血清学标志物预测肝细胞癌患者MVI的发生。方法:收集6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30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对照。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术前患者外周血清中mi R-543进行定量检测;对肝癌患者的术后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判定有无合并MVI;应用卡方检验研究mi R-543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肝癌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葡萄糖浓度对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摄取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s-1,Glut-1)、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cose transporters-3,Glut-3)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H
背景:肿瘤微环境(TME)在不同类型的癌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与肝细胞癌(HCC)相关的TME的关键调控基因仍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进行了基于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使用Estimation of STromal and Immune cells in Malignant Tumor tissues using Ex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