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是免疫规划工作的基础。真实可靠的接种率监测数据,有利于各级疾控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正确评价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和保持高水平接种率。目前中国通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以及准确率对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进行一般性评价;通过接种率调查、D值(Difference)、R值(Ratio)等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估,但是难以识别低接种地区,缺乏系统、标准化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评估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2003年和2005年先后开发了预防接种数据质量审计(Immunization data quality audit, DQA)方法和预防接种数据质量自我评估工具(Immunization data quality self-assessment, DQS), 用以判定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是否可靠,评价免疫服务方面的质量。为解决中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中缺乏系统、标准化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评估方法,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借鉴WHO开发的DQA和DQS评价思路、指标和方法,对中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进行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真实反映各地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现况。目的借鉴WHO的DQA和DQS方法,开发中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评估指标和方法,通过对县、乡级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进行现场评估,评价各项评估指标的适用性,探索适合中国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评估指标和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目前中国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评价现状,以及WHO的DQA和DQS方法在国外的应用情况。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建立中国常规免疫接种率质量评估的指标和方法。设计调查表和调查问卷,在东、中、西部省份选取四个研究地区,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开展现场调查,收集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相关的资料。对现场收集的资料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逻辑审核和整理,采用SAS和Excel计算分析各项指标,最后采用TOPSIS法即与理想方案相似性的顺序优选技术(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将不同研究地区综合排序,评价不同地区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情况。结果1.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估指标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选择11种评价指标作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评估指标。分别为:常规免疫监测报告完整率、及时率、验证系数、预防接种预约正确性、可靠系数、预防接种卡可靠性、预防接种证可靠性、预防接种基本信息一致性、接种史一致性、质量指数、疫苗脱漏率。2.各单项评估指标评估结果2.1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完整率、及时率均为100%。2.2预防接种数据准确性指标验证系数(Verification Factor, VF):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上虞/香坊/桐梓、罗甸/罗甸村/潜江,不同研究地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5.472,P<0.01)。预约正确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上虞/潜江/香坊/桐梓、罗甸/罗甸村,不同研究地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51,P<0.01)。2.3预防接种数据可靠性指标可靠系数(Reliability Factor, RF):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罗甸村、罗甸/桐梓、潜江/香坊最低;上虞低于罗甸村,上虞与潜江/香坊/罗甸/桐梓四个地区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研究地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5.50,P<0.01)。2.4常规免疫预防接种记录情况基本信息一致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香坊/桐梓、潜江/罗甸村、上虞/罗甸,不同研究地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Z=90.52,P<0.01)。接种史一致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香坊/桐梓、罗甸村/潜江、罗甸、上虞,不同研究地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Z=85.61,P<0.01)。接种卡记录可靠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香坊/桐梓、潜江/罗甸村、上虞/罗甸,不同研究地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Z=71.78,P<0.01)。接种证记录可靠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香坊/桐梓、潜江、罗甸/罗甸村、上虞,不同研究地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Z=97.72,P<0.01)。2.5常规免疫监测质量环节质量指标质量指数(Quality Index, QI):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桐梓、香坊/罗甸/罗甸村、上虞;潜江低于桐梓,潜江与香坊/罗甸/罗甸村以及上虞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研究地区之间的有统计学差异(Z=57.19,P<0.01)。监测环节中,利用结果指导工作、数据分析和产出以及适龄儿童掌握情况这三个环节相对薄弱。2.6疫苗脱漏率(Drop-Out Rate,DOR):由低到高依次为,上虞、潜江、香坊、桐梓/罗甸、罗甸村,不同研究地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Z=163.15,P<0.05)。3.TOPSIS法综合评估结果将上述11项指标纳入TOPSIS法综合分析,比较不同研究地区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桐梓、上虞、香坊、罗甸、罗甸村、潜江。结论1.可以引入WHO的DQA和DQS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建立适合中国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对中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进行评估。2.本研究中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可用于评价县和接种单位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既可用于单项指标评价,又可采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3.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Children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IIMS)数据质量、收集数据的标准化、调查人员的培训和标准统一对评估结果有一定影响。4.建议今后进一步优化评估指标和权重,完善数据采集和评估方法,开发出基于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评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