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名中医黄春林教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临床治疗的回顾性病例分析的队列研究,评价黄春林教授治疗RN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旨在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寻求有效性、安全性的治疗方案,同时对回顾性队列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下一步进行前瞻性研究提供建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于广东省中医院黄春林门诊就诊的诊断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成功随访到74例患者,将随访结果输入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总缓解率及复发率等方面评价名中医黄春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该队列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74例患者,其中中医组26例,中西医结合组48例,各组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均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方面:治疗6个月后,中医组患者总缓解率为96.2%。而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4%,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缓解速度上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15.4%,中西医结合组1年内复发率为12.5%,两组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24h尿蛋白定量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估计的各个时间点中位数为:治疗前3.82,治疗6个月为0.92,治疗12月为0.41,而两组治疗后两个时间点(治疗6月、治疗12月)的24h尿蛋白定量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6月与治疗12月差异不显著(P>0.05)。血肌酐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无显著差异(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估计中位数,治疗前74.00,治疗6月为74.00,治疗12月为68.00,治疗后两个时间点(治疗6月、治疗12月)血肌酐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白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中位数:治疗前28.10,治疗6个月为33.25,治疗12个月为34.80,治疗后两个时点(6月后、治疗12月)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6月与12月差异不显著(P>0.05)。总胆固醇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无显著差异(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中位数:治疗前8.18,治疗6个月为6.62,治疗12个月为6.01,治疗后两个时点(6月后、治疗12月)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治疗6月与12月差异显著(P<0.001)。中医证候评分方面:组间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中位数为:治疗前25.00,治疗6个月为15.00,治疗12个月为15.00。两组治疗后2个时间点(6月、12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6月与治疗12月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显著(P<0.001)。不良反应方面:治疗12月后,中医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07%,中西医结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92%,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春林中医经验”的中医组与在黄春林中医经验基础上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中西医结合组均能明显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升高血浆白蛋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经过半年的治疗,中医组及中西医组均能取得较高的缓解率,一年内的复发率较低,肾功能较稳定,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方法在疗效和缓解速度上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