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期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雄厚的物质基础推动了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一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国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新技术的创新迅速向产业化转化,成为推动改造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有生力量。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持续增长,从2000年的525亿美元到2013年的6602.2亿美元,高新技术的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对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安徽高新技术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与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区的差距较大,但近年来,随着“科教兴贸”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出口贸易额不断提高,从2008年的17.97亿美元到2014年的60.9亿美元,增长率达到239%,与此同时,产品在出口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出口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从国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产业内贸易指数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水平。从这些侧重点各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中,大致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二是安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上下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三是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转换率上升,说明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正在实现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化。这几个指标都说明了安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不断增强的,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接着纵向上,文章分析了安徽主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品等技术领域;横向上,通过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强省(市)的对比,得出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差距较大、竞争偏弱的结论。在对自身出口竞争力的分析和与其他经济强省的对比中,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总结了一些制约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产要素上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源和知识要素对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国内需求条件则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做了简单说明;相关和支持产业则是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上游、下游企业和物流部门;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则是重点从战略联盟的角度分析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贡献;最后一些影响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结构性因素有:出口市场集中风险大、出口主体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出口结构严重失衡。所以针对这些制约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文章最后从政府政策、企业措施、行业对策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若干对策。政府政策上:继续推进科技兴贸战略;合理用好外资,用足用好政策资金;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环境;重构高技术产业网络体系。企业措施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出口市场开拓;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行业对策上:大力推动安徽特色高新技术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完善商业银行对安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