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氯吡啶的催化氧化及2-巯基吡啶的合成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啶氮氧化物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染料、日用化工等诸多领域,所以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一方面用两种催化剂对2-氯吡啶进行催化,以便得到较高产率的2-氯吡啶-N-氧化物;另一方面,对由2-氯吡啶到2-巯基吡啶的合成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以2-氯吡啶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合成了2-氯吡啶-N-氧化物。基于杂多酸在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中具有高的活性且制作简单的特点,我们制备了稀土杂多酸盐CeSiW12O40催化剂。接下来我们用二氧化硅负载磷钼酸作固体酸催化剂,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磷钼酸催化剂,当磷钼酸负载量为30%时,得到的2-氯吡啶-N-氧化物产率最高。实验结果表明,以上两种催化剂对2-氯吡啶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2-氯吡啶-N-氧化物的产率也都达到80%以上,同时对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氧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此外,本论文还对合成2-巯基吡啶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2-氯吡啶和硫脲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经过碱处理、酸化等过程得到黄色晶体,产率为36.8%,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其他文献
本文以吩嗪-1-羧酸(PCA)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聚合法和界面聚合法制备PCA微胶囊剂,分别研究了在制备的过程中各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微胶囊在性能上的差异。  以脲醛
本文通过传统的平板培养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PCR-RFLP,对10个大西洋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样品和8个南海冷泉区采集的一个push core的分层样品中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一定程度上
摘 要: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具有反思、诊断、完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的作用。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价值判断,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教学能力、敢于否定自我的勇气,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以达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终极目标。本文试以实例探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课堂自评能力,旨在引导教师关注课堂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