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对SiO2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MIP-2、KL-6的干预作用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对SiO2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肺组织中MIP-2及血清和支气管灌洗液中KL-6的干预作用。  方法:将9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经气管内滴注SiO2悬液制备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当日,干预组给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雾化治疗,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雾化,此后每日两次。分别于造模后第1、7、14、21、28天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留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纤维化评分,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 MIP-2的定量表达,收集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LISA方法检测KL-6的含量。  结果:模型组和干预组的肺纤维化积分、MIP-2积分、KL-6含量在第7、14、21、28天均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的肺纤维化积分、MIP-2积分、KL-6含量在第7、14、21、28天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可以抑制SiO2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肺组织MIP-2的表达及降低血清和支气管灌洗液中KL-6含量,可能通过调节上述因子水平而发挥抑制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
其他文献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内原料油和催化剂颗粒间存在强烈地传质、传热和动量传递 ,同时进行着复杂地裂化反应。描述流化状态的催化剂颗粒流动特征非常困难 ,而它对裂化反应的影
摘要:中专学校的生源大多数是初中阶段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他们的化学基础知识在初中时就比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兴趣不浓。而进入中专后,化学教材在深度、广度方面明显加强,化学内容多,课时少。如果老师上课时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学生必然厌学,笔者认为要根据中专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自专业特点,有选择性地进行重点教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为更好地学习专业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专学生、化学
课程是为培养一定规格要求的人才而设计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有序的教学活动。我国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及师生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比较突出。但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尤其不够。  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课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