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13次聚焦三农问题,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农村信用社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直以来承担着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使命。由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使农村信用社成为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也决定了农信社是最主要的支农金融机构。河南省某市XC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各级政府为XC县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很大努力。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的主要金融机构,肩负着支农惠农的任务,然而农信社在改革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以XC县农信社为研究对象,对其存在的不良贷款问题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对XC县农信社内部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工作人员访谈记录的整理,得出其产生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农信社内部管理因素,外部原因主要为三农的弱质性、宏观经济下行以及因当地非正规金融机构倒塌风险造成的农户资产损失从而导致还款能力降低;农信社内部管理原因主要包括绩效考核标准失准、弱化风险控制措施、以及员工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文章根据XC县农信社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降低该农信社不良贷款率。其中包括针对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对于农信社内部管理问题也提出若干意见,对于农信社信贷工作人员为追求业务量忽略信贷风险的行为,建议通过绩效考核标准合理化、建立专业的信贷团队、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信贷操作流程、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健全信用评级体系、优化担保体系等措施进行防范,本文在最后还为XC县农信社提供了一些处置不良贷款的方式建议。我国将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工作势在必行,农村信用社是脱贫工作的主力军,XC县农信社不良贷款问题具有普遍性,全国各级农信社均存在类似隐患。农信社如何能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金融困境,在脱贫工作收尾阶段发挥出在农村金融领域坚实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