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缺血性中风是脑部血管缺血而致脑组织损伤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老年化趋势,缺血性中风的发病逐年呈上升趋势,并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目前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证型较多,用药种类纷繁,在辨证治疗中有诸多不便。王松龄主任医师在一线临床多年,对缺血性中风的防治经验丰富,总结出较完善的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及用药的理论,并能简便实用地应用于临床。目的:系统整理王松龄主任医师对缺血性中风防治的临证经验和经典医案,探讨王老师的痰瘀理论,并进一步总结王老师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的学术思想,揭示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查阅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文献,了解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跟师侍诊、教学查房,记录和整理经典病案,定期听导师授课、课后收集导师讲稿,以及认真阅读导师的学术论文和著作等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整理、分析王松龄主任医师的学术观点,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总结归纳,撰写王松龄主任医师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的学术思想论文。结果:论文分王松龄主任医师痰瘀同治法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基础、王松龄主任医师痰瘀同治法防治疗缺血性中风经验、典型验案、结语四部分,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王松龄主任医师痰瘀同治法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基础。包括痰瘀理论的渊源,分别从痰浊、血瘀理论的发展进一步延伸至痰瘀同病理论的形成与成熟。并详细阐述历代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认识。第二部分,详尽论述王松龄主任医师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的经验,包括王松龄主任医师对痰瘀为主引发缺血性中风的理论探索、王松龄主任医师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临床经验、王松龄主任医师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用药特点、王松龄主任医师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相关病证经验等四部分:1.王松龄主任医师对痰瘀为主引发缺血性中风的理论探索部分包括导师对痰、瘀、痰瘀同病、痰瘀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2.王松龄主任医师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临床经验,包括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的辨证原则、辨证分型、治疗原则等内容;3.王松龄主任医师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用药特点,包括自拟方剂、加减药对、药组、特殊药物等4.王松龄主任医师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相关病证经验,包括中风病变证、并病,并分别从中风病不寐、中风病胸痹心痛、中风病鼾眠、中风病消渴分别举例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典型验案,防治缺血性中风经典医案举例:选取王松龄老师在临床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经典医案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中风防治灵I号方、II号方等对缺血性中风的防治。第四部分,结语,对王松龄教授学术观点进行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