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健脾益气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循证及实验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t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首先,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评价健脾益气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2.其次,在循证医学研究基础上,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筛选出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最后,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明确补中益气汤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的保护和修复情况,评价补中益气汤对膝骨关节炎的防治效果以及潜在机制。材料与方法:1.循证医学研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使用健脾法和益气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VAS评分、WOMAC评分、血清SOD水平五方面对健脾益气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2.网络药理学研究: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数据库得到补中益气汤内所有中药的相关靶点,并对其进行注释,检索Genecards人类基因数据库得到全部膝骨关节炎的相关基因,使用Cytoscape3.7.1软件将补中益气汤和膝骨关节炎的疾病相关药物化学成分、交集基因进行通路网络的可视化操作,绘制中药复方-疾病-化合物-靶点网络图,筛选关联最密切的30个靶点,并对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3.动物实验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大鼠进行分组,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造模,一共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造模后1周开始给药,连续给药6周,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阿利新蓝染色、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结构以及细胞的形态,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清和关节软骨中IL-6、VEGFA的表达。结果:1.循证医学研究: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8篇,全部为中文文献,研究对象共1406例,以益气法为主治疗的患者共360例,以健脾法为主治疗的患者共343例,对照组共703例,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健脾益气法具有更高的总有效率(OR=3.71,95%CI=[2.39,5.77],P<0.00001)和临床控制率(OR=2.62,95%CI=[1.90,3.60],P<0.00001),能显著改善患者VAS、WOMAC评分以及血清SOD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网络药理学研究:从TCMSP和BAT-MAN数据库中筛选出补中益气汤的全部活性成分3120个,参与补中益气汤主要化学成分-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和膝骨关节炎治疗靶点-膝骨关节炎的共同作用靶点共有68个,获得PPI核心基因645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83条生物学富集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补中益气汤可以通过参与调控113条信号通路干预膝骨关节炎疾病的进展。3.动物实验研究:动物取材后大体观察关节面情况、HE、阿利新蓝、Masson染色结果均显示空白组关节面以及细胞结构正常,情况良好;模型组关节表面磨损严重,粗糙不平,软骨层次明显紊乱,软骨细胞呈现出小团状聚集状态,且数量较空白组明显减少;阳性对照组关节面及软骨细胞情况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关节情况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高剂量组关节面较其他给药组好,与阳性对照组关节面情况接近。Elisa法检测血清IL-6、VEGFA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IL-6、VEGFA表达最高,空白组最低,阳性对照组结果较为接近空白组,给药组高剂量组表达最低,中剂量组次之,低剂量组表达最高。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中IL-6和VEGFA表达情况升序排列依次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结论:1.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认为,健脾益气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VAS、WOMAC评分,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与膝骨关节炎联系紧密,其具体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节IL-6、VEGFA等因子的表达来调控膝骨关节炎的疾病进展;3.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补中益气汤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显著延缓模型大鼠软骨的损伤,降低IL-6、VEGFA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利用临床收集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例的相关证候信息,开拓中医学理论与前沿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思路,构建适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之诊断模型,降低该疾病临床中的失治误治的风险,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客观可靠的依据与更便捷的手段。方法:两名副高级专家采用双人双机模式独立将2015年9月-2020年1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部及门诊部病历系统中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相关病例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临床特点,为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和临床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一科住院的心衰患者为回顾性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慢性心衰患者共240例,收集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心衰分类、NYHA心功能分级、左
目的:研制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生活质量量表,旨在对课题团队前期形成的IPF生活质量评价专用量表作进一步的更新、验证及优化,为临床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疾病症状变化、生活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与工具。方法:首先设立研究小组,在遵循国际生活质量量表研制原则及团队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组间讨论,明确量表的概念和理论模型框架。接下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回顾既往病例、进行患者及家属访谈、专家依据个人经验提出条
目的:本研究对衰弱前期的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和生存质量现状的评估,初步探讨中医体质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内在关联。为老年衰弱前期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老年衰弱的中医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已通过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伦理审批号为2019056FS(KT)-034-02。并完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注册。采用横断面方法问卷调查方式。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
目的:通过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60例UC患者临床资料的收集,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治疗大肠湿热型UC的临床疗效,为UC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材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病房住院治疗,符合大肠湿热型UC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整理60例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黏膜病变等级评分、疾病活动度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腹泻型糖尿病肠病的用药规律,挖掘常用药对和治疗腹泻型糖尿病肠病的基础方,探究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同时预测四神丸治疗腹泻型糖尿病肠病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构建生物分子网络,从“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的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其治疗腹泻型糖尿病肠病的作用机制,为新药开发和研究提供一定的信息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1.检索中国知网、维普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化痰法与西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观察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症状及临床指标的变化,并初步探究其中医中药作用机理,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期间,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并明确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38例,按随机数
目的:本研究通过搜集关于T2DM合并皮肤瘙痒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得出T2DM合并皮肤瘙痒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特点,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借鉴。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1月一2021年4月期间曾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病例资料。依据病例资料是否有皮肤瘙痒症状分为T2DM组和T2DM合
目的:通过对85例肝郁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情绪状态及心境状况的测试,观察运动联合中药汤剂与优思明治疗肝郁证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良心境或情绪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良心境提供可行的方法和实践支持。材料与方法:将符合中西医纳入标准的P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最后对照组纳入43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为优思明联合逍遥丸方汤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每周至
目的:观察暖宫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课题随机纳入80例符合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标准及原发性痛经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及对照组(n=40),治疗组采用暖宫止痛汤口服,对照组采取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口服。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CMSS(频率及程度)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