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在脊柱疾病中属于常见的一种病种,长好发于中老年人。中老年人随着其年龄不断增大,腰椎间盘的髓核组织也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变性的椎间盘更易突出,再加上中老年人的韧带或小关节突产生增生、肥厚,使椎管内的有效容积减少,导致椎间隙因此而变窄,最终形成了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大部分的患者经过中医、西医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后,效果理想。但有一小部分患者仍需要进行手术来达到治疗目的。现代医学中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种类繁多,显微内窥镜辅助下单侧入路椎管扩大术作为微创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术式,其损伤小,恢复快,效果明确,在临床上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关注和认可。研究目的:探讨分析显微内窥镜下单侧入路椎管扩大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从而为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所困扰的患者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均采用显微内窥镜辅助下经单侧手术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并记录患者的手术节段、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消炎镇痛药的次数、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影像学改变。临床效果评定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腰椎疾病29分评分法(JOA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第一天及最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6个月)时的疗效情况。之后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估该术式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腰椎疾病29分评分法(JOA评分)手术前、手术后第一天和最后随访的JOA评分分别为16.45±1.76、24.79±1.63和25.03±1.54。术后第一天、最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与最后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改善率:68.67%2.围术期指标分析手术时间70min-225min,平均时间是116min。出血量平均是62.4ml,术后平均使用消炎药为0.38次,并发症有1例出现硬膜囊撕裂,无1例发生神经并发症。住院时间7天-22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0.8天。3.术后影像学变化术后经腰椎正位、侧位X光片显示单侧入路椎板上开窗减压部分,术后腰椎CT显示单侧入路椎管双侧得到减压,椎间关节大部分得到保留,术后腰椎MRI显示椎管得到扩大,获得了充分的减压。结论:对老年患者,显微内窥镜下经单侧入路椎管扩大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此术式既能够使得手术视野非常清晰,以精确处理病变组织;也保证了操作中避免损伤因开放手术用肉眼直视无法看到的神经根和硬膜囊;设置在棘突旁的微创工作通道可以调整方向,行对侧的侧隐窝、神经根管扩大,以达到对侧减压目的,这样就减少了对脊柱关节突结构的再次损害。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证明了临床应用显微内窥镜下经单侧入路椎管扩大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损伤小,疗效良好,是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但本课题的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不大,更为长期的得疗效比较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同时也需要进行相关的前瞻性研究,以期取得更可信的证据来证实本术式的长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