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财政协同对县域多维相对贫困减缓影响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消除绝对收入贫困为目标的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并不是扶贫工作的终点,而仅是扶贫政策调整的转折点,解决能力贫困和机会贫困等“发展中的多维相对贫困”问题无疑是“后贫困时代”扶贫工作的重点,只有这样才可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后贫困时代”多维相对贫困的减缓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金融资本投入和财政资金投入是相对贫困县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但是,金融资金和财政资金各自为政的粗放式投资模式已不能满足减贫需求,而通过金融与财政的协同作用优化金融与财政减贫效果将成为“后贫困时代”相对贫困县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我国“后贫困时代”的特点,从收入维度、能力维度和机会维度构建了县域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以协同理论为支撑,从金融发展、财政投入以及金融与财政协同的视角构建研究框架,探讨金融与财政减贫的作用机理、协同路径及影响效果。研究内容包括:(1)理论分析。在对基本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借助数理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金融与财政减缓多维相对贫困、提升相对贫困地区收入水平、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的内在机制以及金融与财政协同的机理、路径与效应。(2)现状分析。通过测度县域多维相对贫困水平、分析相对贫困县的金融发展和财金投入情况以及测算金融与财政的协同度水平进行现状分析。(3)实证分析。分别讨论金融发展、财政投入、金融与财政协同作用对县域多维相对贫困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三个维度的影响,以此作为对理论分析的实证检验。(4)政策建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金融与财政协同减贫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主要有:(1)虽然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各个维度的贫困问题都到到了显著缓解,但能力贫困和机会贫困问题依然不容小觑。其中,县域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教育水平低、人口城镇化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依然是制约县域“发展中贫困”的主要瓶颈因素。(2)虽然相对贫困县金融资金和财政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但金融与财政的协同度依然不高。(3)金融发展、财政投入以及金融与财政协同对相对贫困县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及多维相对贫困各维度的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越是多维相对贫困程度轻、收入水平高、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强的相对贫困县,金融发展、财政投入以及金融与财政协同减贫的积极作用越显著。(4)金融发展、财政支出以及金融与财政协同对相对贫困县多维相对贫困及各维度发挥积极作用的范围存在差异,且各具优势:传统金融的优势在于促进相对贫困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教育水平提升以及城镇化率的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在于促进相对贫困县多维贫困指数降低、公路密度提高以及资本形成能力提升;财政投入的优势在于促进相对贫困县城镇化率提高;金融与财政协同作用的优势在于促进相对贫困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产业升级水平提升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初步构建了金融与财政协同减贫研究框架。以协同理论为支撑,从金融发展、财政投入以及金融与财政协同的视角出发,探讨金融与财政减贫的作用机理、协同路径与影响效应。(2)初步构建了县域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从收入维度、能力维度和机会维度构建指标,在考虑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基础上测算了县域多维相对贫困指数。(3)探索性的度量了县域金融与财政协同度水平。基于协同度模型测算了相对贫困县金融与财政的直接协同度、离差系数最小化协同度和时间趋势一致化协同度。(4)在对金融与财政减贫的实证分析中,考虑了相对贫困县自身贫困程度的异质性特征。分别将多维相对贫困总水平以及各维度设定为门槛变量,讨论不同贫困区间下金融与财政的减贫效应,为更加细化的了解金融与财政减贫效果提供可能。
其他文献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9433万平方米,增长1.9%;比2019年增长4.6%,两年平均增长2.3%。商品房销售额181930亿元,增长4.8%;比2019年增长13.9%,两年平均增长6.7%。尽管在2021年全国楼市处于政策重压之下,市场从下半年开始表现不怎么乐观,但年尾有回暖迹象。统计
期刊
该研究基于“运脾生血”理论探讨熟地黄对血虚证大鼠脾脏代谢组学研究。采用环磷酰胺结合N-乙酰苯肼的方法建立血虚证模型,并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血虚模型的脾脏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对脾脏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相对定量结果进行MEV热图聚类分析以及体内代谢网络的构建,结合血虚证大鼠血常规指标,共同阐释熟地黄基于“运脾生血”理论
目的 观察生脉散加减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病人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病人25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西医治疗组和生脉散加减治疗组,每组125例。西医治疗组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生脉散加减治疗组给予生脉散加减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DF-15、sST2水平,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资源的全面推广与应用成为当前环境下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内容。在五年制高职建筑结构课程传统的实践教学中,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数字化资源的应用与支持,恰恰可以辅助和解决相应的问题,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本文即通过分析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析数字化资源应用下建筑结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背景、目的及意义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简称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1]。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0》,目前我国心衰患者达890万[2],中国心衰患者注册登记研究(China-HF)显示心衰住院患者病死率为4.
期刊
水芹,俗名水英、楚葵、小叶芹、水芹菜、野芹菜等,茎直立或基部匍匐,属伞形科水芹属多年生水生植物。其栽植历史悠久,《诗经·鲁颂·泮水》中就有关于水芹的记载:"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据考证,水芹在桐城的栽培历史有300余年。康熙十二年(1673)《桐城县志·方物》记载桐城水芹"浓白有节、棱而中空、其气芬芳";清道光七年(1827)《桐城续修县志·物产志》记载桐城水芹"味香甘而脆"。作为安徽省地方
期刊
每一个清丽的城市都有她的独特所在,福州如是。三坊连着七巷,如血脉般把这个城市浸润得有声有色。久仰三坊七巷盛名,并知道在安民巷新建了个"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勤廉馆",心心念念,想一窥真容,终于成行。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和典故与三坊七巷有关。传说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三坊七巷即出安民告示,张贴告示的那条巷子被称为"安民巷"。北宋理学家陈襄曾居塔巷,他穷其本源、秉公办案,智断"神钟"迷案,为老百
期刊
[单元解读]本单元由四课六篇文本组成,所选的均为思辨性较强的经典理论文章。在研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证思路,感受文章强大的思想力量;通过观照文章的论辩方式,体会丰富思维逻辑内蕴的独特魅力;通过置身复杂的历史背景,加深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感悟认知。选文或从阐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入手,揭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或着眼于学风改造、正确思想来源和真理检验标准等时代问题,体现马克思主
期刊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信号灯为主体的交通控制手段迅速发展,交通信号机由手动到自动,交通信号由固定周期到可变周期,系统控制方式由点控、线控到面控,进而发展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