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机器的智慧化发展迅速,智能化成果被应用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岗位的更替周期骤减,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机器都开始智慧化转型的今天,高职的教学还没有全面重视培养人的智慧,有一些浅层化的表现,尤其是理论教学中存在很多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闭门造车的现象。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明确指出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高职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教学出发,在高职以知识教学为主的高职专业理论课该何去何从?关于高职专业理论课什么样的教学才能符合时代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研究以明确高职专业理论课的深度教学价值追求是什么,在教学各环节有何特征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首先在大量查阅并梳理文献后,建构了高职专业理论课深度教学的理论基础,然后采取观察和访谈的方式深入挖掘高职专业理论课在现实教学中的浅层化表现,最后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抽象归纳出深度教学的特征,并为促进高职专业理论课教学走向深度提供了策略参考。在深入探讨之后,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在冯契的认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深度教学的价值追求是转识成智,结合高职的特殊定位和学情明确了高职专业理论课的价值追求是工匠智慧,回答了高职专业理论课的深度教学价值追求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在经过大量的观察和访谈之后,发现高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在目标上存在忽视职业特色,缺失智慧目标;内容陈旧、失衡,阻碍高职学生的智慧化理解;过程中问题匮乏、感性经验欠缺,使工匠智慧难以生成,理论知识难以转化;评价时标准僵化、主体缺位,难以评价转识成智的过程性和工匠智慧的全面性等浅层化表现。第三,综合对高职专业理论课深度教学价值追求的理解与现实教学的浅层化表现,得出高职专业理论课深度教学的特征,在教学目标方面突出转识成智过程中的职业性引领、强调教学主体对工匠智慧的完整把握;在教学内容方面凸显内容的时代性打好转识成智的基础、注重内容的适切性促进学生智慧化理解;在教学过程方面重视以深刻反思促进工匠智慧生成与以深度交往促进知识转化;在教学评价方面重视真实性评价转识成智全过程与多主体合作评价工匠智慧生成效果。最后提出高职专业理论课的相关工作者应该致力于树立转识成智的深度教学观,丰富深度教学的教学资源,创设深度教学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深度教学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