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需求分析”是专门用途语言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成为专门用途语言区别于通用语言的最显著的特征,也使专门用途语言的教学的针对性越来越强、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高。专门用途语言中,发展得最成熟、研究成果最丰富的就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在ESP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有代表性的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为ESP教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Munby(1978)的“交际大纲设计”的模型就是一个典范。但是,目前的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界,理论的引进非常欠缺,基于ESP的“需求分析”理论的实证性研究也没有出现。因此,本文的研究着眼于在汉语教学领域进行“目标情景需求分析”理论和方法在汉语中的应用的实证型研究。调查以Munby(1978)的模式为基础,选取了4个调查对象进行个案调查,通过调查他们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用汉语打交道的交际对象、交际时的工具性、态度、语气和语体、使用汉语的交际事件和交际行为这些方面的信息,得到了他们使用汉语时的具体情况。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出了每一个调查对象在工作中用汉语进行交际时所需的微观功能。通过四个个案的实证性研究,笔者认为:在商务汉语领域进行“目标情景需求分析”是可行的,ESP及Munby(1978)的理论和原则可以在汉语教学领域中有选择地运用。同时,通过具体的研究实践,笔者提出了Munby(1978)的模式应用到汉语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总之,研究一方面是一种试验,试验结果证明ESP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在汉语中进行有选择地应用;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实践,笔者提出了在汉语领域进行“目标情景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比如: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方式。这些,都可以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具体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