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这既有助于反映亚洲地区石油供需状况、争取原油定价权,同时也是我国能源金融化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上市以来,上海原油期货交易活跃,短期内便成为继西德克萨斯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后的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在此背景下,分析上海原油期货上市前后我国原油市场的溢出效应变化情况,有利于评估上海原油期货推出的短期政策成效。本文以布伦特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现货、上海原油期货、大庆原油现货、人民币汇率为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间的日度数据,并以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为节点划分为两个时间段,构建溢出指数,从收益率和波动率两方面分析国内外相关市场间的溢出效应。首先,上海原油期货推出后,对上海原油期货、大庆原油现货、布伦特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现货、人民币汇率五个市场计算的各溢出指数。静态分析表明,上海原油期货在系统中的各类溢出指数大小均与布伦特原油期货相似,发挥着一定的价格发现能力,争取油价定价权的短期政策目的初步有所实现;从对外溢出效应的强度上来看,其对外影响力仍与国际基准原油期货有较大差距。动态分析表明,上海原油期货的对外信息溢出受经济环境、政治局势变动影响较大。其次,对上海原油期货推出前后,大庆原油现货、布伦特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现货、人民币汇率四个市场计算的各溢出指数的动态分析表明,大庆原油现货收益率受到国际原油市场的信息净溢出影响显著减小,大庆原油现货收益率变动的独立性增强。但从短期来看,大庆原油现货受国际市场净溢出影响减小,主要因为其在抵御来自国际原油市场信息冲击方面能力有所成效,而我国市场对外信息溢出情况变动较小,且这种成效主要体现在收益溢出方面,波动溢出变化不大,中国原油市场的议价能力和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