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锂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56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商业化的以Co为原料的电池价格仍然居高不下,且对环境有较大污染。富锂层状高锰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M=Mn,Co,Ni,etc.),因其具有高工作电压下更高的比容量、结构稳定、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优点而受到关注,该类材料能够在保持优异电化学性能的条件下进一步降低Co元素在材料结构中的比例。因此,本文在选择合理的常规层状材料和优化固溶体材料中的成分比例的基础上,为实现富锂层状高锰正极材料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寻求最佳的生产制备方法。  本文先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金属醋酸盐作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出富锂型正极材料Li[Li0.2Mn0.56Ni0.16Co0.08]O2。考察反应时间和合成温度对材料结构、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反应时间和合成温度分别为900℃和12h。在900℃下反应12h所得试样晶体结构完整,结晶度良好,颗粒分散、粒径分布均匀;在2.0-4.8V,0.1C下,试样的首次放电容量为265.6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9.8%,在1C、2C倍率下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7.2%、93.2%。  以葡萄糖为粘结剂,金属醋酸盐为原料,通过喷雾干燥法合成前驱体,然后在900℃反应12h得到富锂型正极材料Li[Li0.2Mn0.56Ni0.16Co0.08]O2。喷雾造粒工艺提高了材料的振实密度和分散度,使材料电化学性能提高。在2.0-4.8V,0.1C下,试样的首次放电容量为286.2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9.8%,在1C、2C倍率下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9.6%、98.5%。  以NaOH为沉淀剂,金属醋酸盐为原料,利用氨水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通过共沉淀合成前驱体,然后在900℃反应12h得到富锂型正极材料Li[Li0.2Mn0.56Ni0.16Co0.08]O2。共沉淀法合成的材料层状构型清晰,结晶度高,颗粒的分散度和致密度好。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电压为2.0-4.8V,0.1C倍率下,共沉淀法合成的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92.1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9.8%;在1C、2C倍率下,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9.7%、99.1%。  对比分析三种方法制备材料的性能,选择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最佳途径。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二次充电设备,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交通工具,大型动力电源等领域。隔膜是其关键内层组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物理上分隔正负极,防止电池内部短路,同时允许电解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的是学生学习兴趣、自主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研究性学习。要把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指导教学,培养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对学生、教学工作、教学评价都要有新的认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任何一项教学改革的先导和成功的基本保证。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后,学生的学习生活才会更有朝气,课堂教学才会更加精彩。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方
相变材料是一种良好的储能材料,胶囊化后实现了其永久固态化,从而更广泛的应用到建筑材料、功能热流体、储热调温纤维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相反转法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低能乳化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促进思想品德教育的全面发展,就要把生活实际和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对社会进行观察,有效地结合生活和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极大地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23  对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忽略是现代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常出現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思想品德教
温室气体减排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高碳结构使温室气体减排具有局限性,我国成为少数国家的施压对象,以燃煤电厂为主的发电行业面临前所
可生物降解植入材料作为“智能”植入材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植入材料在生理环境中的降解特性是其发展的原动力。镁合金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与骨骼相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