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性能对强支撑钢框架极限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itan1987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钢结构的广泛运用,钢结构体系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两大类:1)结构设计理论问题;2)节点连接问题。在传统的设计理论中,构件和结构是通过计算长度联系起来的,对于连接节点一般采用简化为铰接、或者刚接的形式,没能考虑节点的实际M-θ曲线。这种理论和简化在实际运用中比较简单,但是精度较差,不能反映构件的实际受力情况。在我国结构设计规范中,结构极限状态分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是结构设计的最低标准,本文在二阶弹塑性分析(高等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运用Fortran90语言编制了半刚性钢框架极限承载力分析程序。该程序考虑了构件几何缺陷、残余应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考虑了节点半刚性影响,还考虑了塑性在构件截面逐渐发展过程。对于半刚性节点,采用W.F.Chen三参数模型描述节点M-θ特性。此外,本文还通过算例和ANSYS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提供的二阶弹塑性极限荷载分析程序的有效性。最后,本文总结了半刚性节点的划分方法、半刚性节点的模拟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顶底角钢连接节点构件几何参数对节点的初始刚度、极限弯矩的影响,为设计该类节点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FRP-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关系是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其中最大粘结应力τf以及其对应的相对滑移量δf和最大相对滑移量δu是粘结滑移关系中的三大控制参数。面内剪切试验是测量粘结滑移关系最为常用的方法,然而由于既有的面内剪切试件设计存在不足,在荷载很小时容易产生整体性的剥离破坏,致使很难实测出最大相对滑移量δu,从而得不到完整准确的粘结滑移关系。本文针对既有面内剪切试件的不足,设计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