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微生物是评价干旱区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二连浩特市巴拉嘎斯湖湖滨带湿地及其毗邻区域为主要研究区,在调查研究区内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实验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植物群落根周围的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植被、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互关系。论文得出以下结论: 1)巴拉嘎斯湖湖滨带土壤总体呈盐碱化,含水率较低,土壤养分贫瘠; 2)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top10的土壤微生物分类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Gammaproteobacteria为优势亚群; 3)不同植物群落根周围的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沿湖床沉积物-芦苇群落带-盐爪爪群落带-芨芨草群落带-红砂群落带-小针茅草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4)不同植物群落根周围的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变形菌门在湖床沉积物的分布最高,占比达50%左右,其他群里带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厚壁菌门在前几个样带中分布较为均匀,而在位于陆上地带的红砂群落和小针茅草原分布变多,占比分别为41%和43%;广古菌门在湖滨地带有较多占比,但到陆上地带后几乎没有分布;放线菌门主要分布于芨芨草群落带,其他样带的分布较少; 5)总磷、有效磷和钠离子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 论文结果可为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育及健康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改善干旱区湿地土壤环境、开发特殊微生物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