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了28份辣椒材料,调查了第一开花节位、平均株高、果长、果径、果肉厚和单果重6个植物学性状,运用CTAB法提取了材料的DNA,并对RAPD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植物学性状和RAPD技术对这28个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改良CTAB法提取了材料的DNA,其OD260/OD280比值大多在1.8-2.0之间,OD260/OD230大于2,所提取的DNA含有较少的杂质,符合RAPD的要求。2.采用单因素逐项优化的方法,建立了RAPD优化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Taq酶1.0 U,dNTP0.2mmol/L,Mg2+2.0 mmol/L,随机引物0.2μmol/L,模板DNA80ng,10×PCR buffer 2.0μl,其余用ddH2O补足,最后加10μl矿物油覆盖。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1min,37℃退火1min,72℃延伸1.5min,40个循环,72℃延伸7 min,4℃保存。3.从3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用这13个引物对28个辣椒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出了157条带,平均每条引物获得12.1条,其中多态性带128条,多态性比率为81.52%,平均每条引物获得多态性带9.9条。4.形态学聚类结果把28份材料分为5类。第一类包括20号朝天椒-4、21号朝天椒-5、23号朝天椒-7、2号野山椒-1、22号朝天椒-6、26号山东七星、3号野山椒-2、4号紫色五彩椒、17号朝天椒-1、19号朝天椒-3、24号朝天椒天米、18号朝天椒-2、8号二金条;第二类包括7号惠香、25号长锥型红彩椒、9号长椒7#、12号辣椒118#、27号抗病一号、13号新红、28号九香;第三类包括10号长椒2-1、14号黄玉、16号胜利、15号东方,5号胶州长辣椒、6号千惠;第四类为1号墨西哥;第六类为11号落椒98#。5.RAPD聚类结果:利用NTSYSpe软件分析RAPD数据,在相似系数为0.780处把28份辣椒材料分为六大类。第一类为1号墨西哥椒,是四川农业大学引进的国外品种;第二类包括16号胜利、7号惠香、13号新红、14号黄玉、6号千惠、5号胶州长辣椒、8号二金条、9号长椒2-1、12号辣椒118#、10号长椒7#;第三类为11号落椒98#;第四类包括2号野山椒-1、4号紫色五彩椒、3号野山椒-2、15号东方这4份材料;第五类包括26号山东七星、22号朝天椒-6、21号朝天椒-5、24号朝天椒天米、25号长锥形红彩椒、20号朝天椒-3、23号朝天椒-7、17号朝天椒-1、19号朝天椒-3、18朝天椒-2、28号九香;第六类为27号抗病一号,植株中等,果大,果肉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