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自我言说——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陈染与伍尔夫之比较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杰出女作家,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女权主义批评家。论著《一间自己的房间》和《三个基尼金币》奠定了她的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先驱的历史地位,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和“双性同体”的创作思想,唱响了女权主义的号角,影响了世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重塑。陈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中国先锋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以现代知识女性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存处境。作为一个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西学东渐”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女作家,陈染从不否认自己的女权主义渊源,正如陈染自己所言,伍尔夫是她十分欣赏的女性,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她理论和经验的来源。通过阅读伍尔夫和陈染的理论著作和创作文本,我们不难发现,陈染的女性观中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的投影,但是由于时代和生活体验的不同,两者的女性观在范围、深度、论述视角等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作为两个有着坚定的女性主义立场的作家,她们都把目光投向作为女性的自觉写作,她们打破了菲勒斯中心话语,突破了传统父权文学对女性文学的限制,寻找到一种两性和谐的文学境界。她们塑造了一群自我意识强烈而又不落俗套的女性形象,在这些女主人公纷繁奇异的情感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中英两国女性极具趋同性的生存状况与精神探求。陈染和伍尔夫的女性思想和女性作品之比较研究,不仅彰显了两者为女性文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且两者的差异性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背景或时代的不同对接受者认知和阐释异域文化的影响。总之,陈染对伍尔夫的吸收是带有鲜明的本土化和个体化特征的,是置身于东方文化情境中对异域思潮所做出的扬弃。跨越漫长的历史时代,两位不同国度的女作家的“自我言说”显示了女性突破男权之路的曲折和艰难。
其他文献
方先生今年56岁,最近两个月来总感觉吃饭没胃口,以前喝粥能喝两大碗,而现在连一碗都吃不完,有时他干脆就不吃饭,脸色也开始失去了红润,老伴于是就催促他赶紧到医院看看。后来到了郑大五附院的老年病科,该科主任姚反修接待了他。  听完方先生描述的症状,姚主任马上为他做了消化道的检查,但检查结果并未显示有异常。显示正常怎么会吃不下饭?姚反修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猜测方先生可能是肺部感染,并进一步为他拍了胸片,果
在生活中,猝死事件时有发生。而许多老人家出现猝死,就是因为手边没水。    记得两年前,单位有个护士对我说,家里的老爷子最近吃东西总是被呛着。有一次情况还特别严重,呛到之后,老爷子当时是双手乱抓,呼吸困难,脸色也很快由黄变白。幸好她学过几年护理,赶紧让父亲弯下腰,双手按着凳子,然后对着父亲的腰背部猛击了几下,老人家才缓过气儿来。  我得知情况后告诉她,以后老人家吃饭的时候,要在旁边放杯水,这样他就
四堡坊刻是闽西文化乃至福建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是继建阳书坊衰落后,福建境内兴起的另一刻书中心。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说,四堡是清代全国四大刻书中心之一,与江西许湾、武汉和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