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9月27日,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正式公布了历时两年多,参与研究近400人次的美国国家安全项目最后报告。该报告提出美国应推动构建一个“民主国家协约”体制,在联合国内联合所谓的民主国家在民主、人权等问题上形成立场政策的一致,并且促进联合国的改革;当联合国改革不能顺利进行时,取代联合国为民主国家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集体行动提供合法性支持。作为“民主国家协约”制度构想的响应,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反复提出建立一个“民主国家联盟”。
回顾美国对外政策历史,事实上早在2000年6月美国就推动建立了民主国家联盟组织——“民主国家共同体”。从“民主国家共同体”到“民主国家协约”,本文分析美国推动建立民主国家联盟机制的战略背景、思想基础、具体内涵及其发展历程。最后提出美国推动建立民主国家联盟机制的“多边主义形式下的单边主义实质”,其战略意图在于应对国际社会崛起力量的挑战,通过创制新机制重塑有利于维护美国领导地位的国际秩序。
然而从现存“民主国家共同体”的实践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与其盟国间的分歧对立来分析,民主国家联盟机制的构建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困境。从理论层面分析,该构想的理论渊源“民主和平论”本就具有致命缺陷,而且完全抛开现实主义的权力利益分析框架,以“民主价值观”共同认同为逻辑起点,运用机制化强化民主国家的协调合作,具有将建构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简单相加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