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乳制品行业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之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牛奶和乳制品的总量不断增长,乳品人均占有量不断翻番,各种花色的乳制品也不断丰富。乳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继粮食、蔬菜、肉类等之后的又一必需食品。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更成为农业发展的热点。不仅带动了奶牛饲养业、饲草种植业、饲料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运输业、制造业、包装印刷业及零售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内需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代表,乳品企业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基于现今媒体网络的发展,一种现象不断涌入人们的新闻视角,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大头娃娃、三聚氰胺、“穿越奶”、皮革奶、酸败奶等等,时不时的冒出来的乳品质量事件吓得消费者人心惶惶,迫不得已花费高价纷纷转向洋奶粉的货架。民以食为天,食以乳为先,乳品质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生命的安全,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国乳业在经历了信任危机后,消费者最关注的是牛奶可不可以放心喝;而企业最关心的是如何重拾消费者的信心,重塑品牌;提升和改善乳品质量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分别从背景上阐述了乳品的由来、作用以及我国乳业的发展史,在肯定了我国乳业近些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的同时,提出我国乳业的发展空间大、前景好,是一个朝阳产业。但是现下许多中国父母仍然把目光投向了洋品牌,信不过国产乳品,最近,又有消息传出生产牛奶过程中添加牛尿,用奶粉冲对液态奶未加标注等问题,足见乳制品在生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的许多质量隐患。接下来就消费者对包括乳制品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情况进行了相关的实地调查,搜集并整理了相关数据,简单分析后发现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情况大都比较关心和关注,在购买乳制品的时候,主要考虑产品的生产日期即新鲜度,还有乳品的营养价值、成分等,足见消费者对乳品质量的关心和重视程度。就奶源建设滞后、原奶质量不稳,检测标准和技术水平落后,以及行业监管缺失,企业滥用添加剂、管理不善等情况,我们本着客观理性的原则,分析讨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不少乳品企业经营者法律观念淡薄,诚信意识差,过于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背离消费者的本位,置法律道德于不顾。客观上法律建设不足,标准体系落后,企业细节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也促使了乳品质量上的安全隐患。接下来具体阐述了回归消费者本位,乳品质量提升的对策和建议,提出要加强奶源建设,从源头上保证原奶的质量;另外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回归消费者本位,诚信经营,才能谋求长远发展;并提出要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在质量上下功夫,同时注重细节管理,完善企业问责制等等,希望能对乳品质量的提升和改进有所帮助,早日进入到良性的运作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