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继和D2D技术的LTE-A蜂窝小区通信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的服务也趋于多样化、复杂化。针对LTE-A蜂窝小区边缘等地区通信质量较低的问题,引入中继技术在现有的无线网络的基础上,扩展覆盖区域,提高热点地区通信质量。D2D技术可以高效利用日益短缺的频谱资源,分担基站的流量,减轻负担,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和频带利用效率。利用层3中继具有无线资源管理的特点,使其与D2D直通用户、D2D非直通用户、蜂窝用户并存构建通信网络,研究不同模式配置的情况对通信系统吞吐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背景考虑在LTE-A蜂窝小区中,同时结合中继技术与D2D技术,对系统通信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基于LTE-A中继蜂窝网络系统架构和链路模型、以及D2D技术的工作原理和通信模式,分别考虑将D2D非直通模式(中继转发模式)、D2D直通模式(复用模式)与LTE-A中继蜂窝网络结合,建立两种模式D2D系统模型,分析各通信过程,构建以系统吞吐量为目标函数的MINLP优化问题。证明该目标函数及限制条件满足凸优化条件,而后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法求解。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发现不同D2D通信模式与中继技术结合构建的LTE-A蜂窝小区在吞吐量和公平性上的差异。在以上两种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同时包含两种D2D通信模式的系统模型,同样以系统吞吐量为目标函数,由于此问题为非凸问题,因此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分析比较在不同网络场景参数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情况。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社会安全和生产安全的日益关注,在视频采集的基础上加入图像处理的元素所构成的智能系统备受关注,其中,以人脸特征为识别依据的身份认证系统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目
随着量子信息技术发展,量子通信将成为未来通信的形态之一,量子信道容量确定和量子纠错编码方法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首先研究一个发送者、两个接收者的量子广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任务是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及时地提供准确、有价值的环境信息。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相比其硬件设备和应用场景的部署,用户更关注的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红外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军事上,在国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红外器件的发展限制,红外图像在成像
MIMO技术因其能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条件下显著提升系统容量,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利用率,被B3G和4G移动通信系统采纳作为一项基本技术手段。论文着重讨论了基于半正定松弛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程度乙肝肝硬化患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血清人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sP-selectin)、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消化科2013年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被睡眠障碍及相关疾患所困扰。因此早期进行睡眠监测,观察睡眠分期,研究睡眠规律对睡眠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传统睡眠分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核心技术之一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对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扩频码,从而实现多用户共享信道。与FDMA系统和TDMA系统相比,CD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