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及其抗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f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集了贵州、四川、广东和青海的省的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分离物,对其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将不同生理小种的疫霉菌接种抗性不同的辣椒品种,对供试品种接种后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进行研究,探讨其变化规律;以不同的辣椒材料作为试材,研究辣椒对疫病抗性分子鉴定技术,所得结果如下:1.利用一套鉴别寄主,通过常规抗病性鉴定技术,将来自不同省份的辣椒疫霉菌分离物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来自贵州的疫霉菌分离物P10属于生理小种1(Race 1),来自青海的分离物P3属于生理小种2(Race 2),来自广东的分离物ZLT0566属于生理小种3(Race 3),来自四川的分离物P15和P16属于同一新的生理小种。2.以疫霉菌生理小种2和生理小种3分别接种辣椒品种EC(感病)、AA22(抗病)和AA5(高抗),对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后96h内POD活性表现为一直升高,并在96h处出现一个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在峰值处,以病原菌接种的处理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的,但两个生理小种疫霉菌接种的处理间POD活性差异不显著;供试品种间POD活性有显著差异,抗病品种的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的。3.接种后144h内,供试品种的CAT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在144h处接种疫霉菌的处理明显高于对照,但两个生理小种疫霉菌接种的处理间CAT活性差异不显著,供试品种之间的CAT活性差异显著,高抗品种CAT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的。4.接种疫霉菌后,高抗品种和感病品种中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抗病品种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与前两者相反。5.根据辣椒对疫病抗病机制的研究,结果认为:POD活性可作为辣椒抗病性的生理指标;CAT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不可作为辣椒疫病抗病性生理生化指标。以上三者皆不能作为划分疫霉菌生理小种的间接指标。6.根据辣椒疫霉菌(P. capsici)核糖体(ribosome)基因及其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设计两对引物,确定其中一对用于检测辣椒植株中的疫霉菌。将生理小种3(Race 3)接种不同的辣椒品种,并设置不同的采样时间和部位,提取辣椒基因组和侵染到植株中疫霉菌的DNA,扩增后者的rDNA及其ITS序列。试验表明,在接种后24h和48h不能从辣椒叶片中检测到疫霉菌,而接种后24h可从感病辣椒品种茎中检测到。接种后48h均能从感病、抗病辣椒品种的茎中检测到疫霉菌,并且感病品种中疫霉菌的DNA的扩增量为100ng,抗病品种中的为20ng,前者是后者的5倍;辣椒品种N3中疫霉菌的DNA扩增量为77ng,介于感病和抗病品种之间,更接近前者,因此该品种是感病的。这与常规抗病性鉴定的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写作要求直通车rn“纵横正有凌云笔”,作文构思的过程也是作者对生活细心观察、深入思考、真切感悟的思维过程.如何将自己作文时活跃的思维化为笔下的文字,清楚、准确、生动
期刊
介绍了硝化棉热脱水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概况和设计方案。系统应用PC总线工业控制微机及I/0板卡实现了全部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工艺参数的调节与控制、安全监测、
从记忆的深处走过,一路总有丛丛雪白的荞麦花盛开.在这风景中总少不了一位老人——我的奶奶.我的童年里除了小伙伴和妈妈,记忆最深的便是年迈却不失童真的奶奶.
期刊
一rn苏小禾在五缘湾湿地公园又见到了蓝凤冠?鸠 .在鸟类观赏区里,同学们兴奋地叫喊:“天哪,蓝凤冠?鸠也太美了吧,就像一只小火?鸡 .”有同学一边拍照一边对站着不动的苏小禾
期刊
今年二月份,北京迎来了第一场雪.说起雪的样子,我们都很熟悉.但雪的声音,似乎很少有人察觉.其实,它的内容很丰富,还充满情趣,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期刊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素有“花坛植物之王”的美誉。目前矮牵牛花色品种丰富,但由于花色素代谢特征和基因资源限制,黄色花及橙色花品种极为少见;小花矮牵牛(Calibrachoa hybrida
流水落花春去也,回首往年,心里满是不舍。  ——题记  桃花溪畔,洞天之地,满山遍野的妖娆。耳边有清风拂过,头顶是肆意暖阳。望着对面即将远离的你,深深浅浅的记忆潮起潮落,唤起我想珍藏的回忆。  如果把这段美好记忆发到朋友圈里,设为仅你我可见,我会将其一一点赞,为稚嫩的青春成长勾勒彩虹。我们的生日很近,是自幼的发小。时至今日,仍有这么一幅画面在我脑海里若隐若现,一片令人沉醉的桃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期刊
小时候,我最喜甜食,为此我的牙被虫蛀得可不轻。于是,便被家人严令禁止吃糖,从此,那抹甜蜜就只出现在了眼睛里。那时的我,痴痴地以为吃不到糖便是这世上最大的灾难。后来,时常带给我甜蜜希望的,便是邻家的刘姥姥。  每每遇到她,我总能得到一把香甜爽口的西瓜子儿——将三两粒放到嘴里,先含上几秒,再嗑壳食仁,此种吃法估计没人能理解。现在想来,觉得有点儿好笑——难道是吃不到糖的一种替代补偿?  夏夜的黑色天幕上
期刊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切记,莫遗忘,莫辜负.rn不知过了多久,我仍提着那支笔,仍在写着那道题.定睛才发现,那道题终究是解不开.愣愣地瞪着那一条条的辅助线,脑里早已乱成一团粥,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