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是世界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为弱势种族、性别和文化群体的代表,莫里森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视角,致力于黑人女性主义创作。莫里森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对处于白人文化挤压下的非裔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描写。本论文结合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家柯林斯所总结的两大黑人女性主义主题,即“向白人文学强加于黑人妇女的刻板人物形象提出挑战”和“种族主义内在化对黑人妇女的精神迫害”,重点剖析《所罗门之歌》中遭受双重压迫的黑人女性的遭遇与抗争,并深刻反思其生存出路,由此揭示出作品中所蕴涵的黑人女性主义主题。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作者托妮·莫里森的文坛地位、主要作品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并对《所罗门之歌》进行简要介绍,梳理该作品的研究现状并揭示论文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简单介绍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及其发展历程,阐述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的观点和主张,重点介绍柯林斯总结的两个黑人女性主义主题。第三章以挑战黑人妇女在白人文学中的刻板形象为理论基础,分别分析小说中理想的黑人女家长和可敬的黑人女仆形象,以驳斥白人文学对黑人女性的歪曲定义,并说明黑人女性唯有扎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传承黑人文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第四章深入分析小说中一个黑人女孩的悲剧命运,揭示“种族内在化”,特别是白人的审美观内在化对黑人女性的精神摧残与迫害,并分析其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回顾全文。《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唯一一部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但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反映了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黑人女性主义主题和黑人女性主义思想。事实上《所罗门之歌》是一曲黑人女性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