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柴胡疏肝散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气滞湿阻证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nimm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颗粒治疗UC气滞湿阻证的临床疗效,为今后在临床中应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UC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脾胃病科病房及导师门诊就诊的UC气滞湿阻证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共选取6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观察的研究方法。治疗组应用加味柴胡疏肝散颗粒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包括患者的总体疗效、临床症状积分、舌脉象变化、肠镜结果、疾病活动度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方面,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剔除1例,共29例;对照组脱落1例,共29例。(1)治疗组总有效率86.2%,对照组总有效率68.9%,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改善腹泻、粘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腹部胀闷及不思饮食等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其中临床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7例,提示加味柴胡疏肝散颗粒能改善UC中医临床症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舌脉象变化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改善患者的舌脉象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治疗前后结肠镜情况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6.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8.9%,经统计学分析得出P=0.02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肠黏膜组织学病理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明显减轻肠黏膜组织学病理分级状况;(7)治疗前后两组药物对粪便常规所见红、白细胞数量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8)治疗2个月后,共有58例患者复查肠镜,对患者行疾病活动度的评定,治疗组治疗前:轻度活动为17例,中度活动为12例;治疗后:临床缓解为15例,轻度活动为10例,中度活动为4例,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4%,明显低于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UC后半年内复发率45%;(10)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的比较,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社会能力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颗粒治疗UC气滞湿阻证疗效确切,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对照组,能够有效地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及舌脉象,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活动度,促进肠道粘膜修复,减少疾病复发率,该方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瑶医双钻三风汤联合拔筋疗法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为祖国医学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多途径的治疗方法,为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
<正>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上升,瘢痕子宫育龄妇女越来越多,一旦避孕失败,特别是中期妊娠时发现胎儿畸形,妊娠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胎死宫内等情况,引产时面临较大风险。为探
<正> 二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的因素 1、能源、原材料 2、新技术、环保技术 3、废品回收再利用 4、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包括复兴商品经济社会为推销商品,获取高额利润所
目的:通过观察针灸结合健脾温肾中药对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佐证以“健脾温肾”理论指导治疗肥胖症的学术思想,为针灸临床防治肥胖症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本研究
目的:研究广西南宁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随机选取110确诊患者分别完善肝功能、乙肝抗原抗体五项
目的:本研究是观察复方台乌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作用的药理机制,为该药的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满足纳入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
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扫描电镜钨灯丝寿命的因素,分析了频繁更换扫描电镜灯丝的危害,同时从样品干燥、预抽气、电镜观察时的参数设置等方面探讨了延长现代新型扫描电镜钨灯丝寿
敦煌壁画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本文深刻分析了敦煌壁画与动画间相通的艺术元素,旨在引起当今动漫工作者的关注
以TA2为基体,利用阳极氧化法在硫酸溶液中制备太阳能吸收涂层,研究反应电压和反应时间对膜层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氧化膜层晶相组成主要为锐钛矿型TiO2,当氧
新媒体时代呼唤新的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笔者通过综合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结合新媒体本身的传播特性,试图构建新媒体时代微信新闻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以媒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