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调查西北干旱区AM真菌资源分布状况,荒漠、草原、草甸、针叶阔叶林和绿洲农田5种植被类型中AM真菌种群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生态因子对AM真菌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具体结果如下:(1)从所采集的26科60种植物的根区土壤中共分离出AM真菌6属35种,包括球囊霉属20种,无梗囊霉属9种,盾巨孢囊霉属2种,原囊霉属2种,内养囊霉属和类球囊霉属各1种。其中,球囊霉属为优势属,G.claroideum为优势菌种。
(2)不同植被类型中AM真菌生物多样性存在很大差别,绿洲农田和草甸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其它植被类型。从种的丰度来看,荒漠中较高,针阔叶林最低。而对于孢子密度,则草甸和草原的孢子密度较大。
(3)AM真菌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发生、分布规律明显不同。在本研究中,内养囊霉属只在荒漠中有分布,类球囊霉属在绿洲农田和荒漠中有分布,原囊霉属在草原、荒漠和绿洲农田中分布,盾巨孢囊霉属在草甸、针阔叶林和草原中有分布。而AM真菌在荒漠植被中的分布最为普遍,本次调查观察到的6个属中,除了盾巨孢囊霉属外,其它五属均有分布。
(4)生态因子对AM真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有差别。有机质含量主要影响AM真菌的孢子密度;土壤pH对AM真菌的丰度和频度都有影响,其中无梗囊霉属和盾巨孢囊霉属在中性偏酸的土壤中出现次数较高,而土壤pH7.5-8.5的范围球囊霉属频度达到最高。较高土壤电导率抑制AM真菌的发生,表现为种的丰度和孢子密度均有所下降,但是在电导率为31.14dS·m-1的重盐渍土壤上观察到AM真菌。宿主植物根围AM真菌的多样性影响也很明显,其中豆科植物根围AM真菌种的丰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