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BA-15介孔材料由于具有高度有序的规则的孔道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可以控制的孔壁厚度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得其在催化、吸附、分离及生物和纳米材料等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作为新型吸附剂方面,因具有其它吸附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备受关注。介孔材料经改性后其表面含有氨基、巯基、磺酸基和脲基等有机官能团,这些官能团能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而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从而达到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效果。本论文首先是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了SBA-15介孔材料,接着分别采用传统的改性方法,即一步法和二步法对SBA-15介孔材料进行了氨基及巯基的改性,制得含氨基、巯基功能团的改性介孔材料。由于硅烷偶联剂的水解程度直接影响到硅醇与介孔材料的硅羟基Si-OH的作用效果,本实验进一步仔细研究了硅烷偶联剂的水解过程,让其先水解,再用来改性介孔材料,通过测试发现此方法也能够使得氨基、巯基官能团成功的接枝到SBA-15介孔材料上。然后,将改性前后的介孔材料用作吸附剂分别吸附重金属离子Pb2+、Cu2+、Cr3+、及Zn2+,结果表明,吸附剂的平均吸附率大小为Cu2+>Pb2+>Cr3+>Zn2+且用硅烷偶联剂水解改性及二步法改性后的介孔材料对Cu2+的吸附效果较好,其中S-S、S-S-2、S-N及S-N-2对Cu2+的吸附率依次为92.3%、90.4%、95.2%和94.7%,表现了介孔材料的选择性吸附性。最后,选取了S-S、S-S-2、S-N及S-N-2这四种介孔材料作为吸附剂,进一步详细研究了吸附时间、反应温度、吸附剂的用量及溶液中Cu2+的初始浓度等四个因素对吸附容量和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延长吸附时间、升高反应温度、加大吸附剂的用量及离子的初始浓度均能够提高吸附率:当吸附时间延长、反应温度升高及离子的初始浓度增大时,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也随着增大,而增大吸附剂的用量则导致其吸附容量反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