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的毒理及HPLC法测定绵羊血浆苦参碱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ta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目的为研究苦豆子的主要有效成分苦参碱的毒理以及苦参碱经绵羊皮肤给药的吸收作用。试验所用到的苦豆子均采自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并经由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化学提纯后得到苦参碱样品。实验一为苦参碱毒性试验;该实验用一定浓度的苦参碱溶液对小白鼠进行灌胃,记录小白鼠的急性中毒症状、探寻苦参碱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测定苦参碱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以及观察停止灌胃苦参碱后主要靶器官的毒性恢复程度。借鉴Bliss的公式来计算苦参碱的半数致死量。结果表明:通过眼观与病理组织学对比发现苦参碱主要作用靶器官有肺脏、肝脏、脑、肾脏和心脏。在恢复程度上肺脏的情况较差,脑组织、肝脏和肾脏造成的损害恢复情况较为理想。实验二为刺激性试验,试验从研究苦参碱对皮肤的刺激性和眼的刺激性两方面来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分为单次皮肤刺激性试验和长期皮肤刺激性试验两部分,所用药物分别是苦参碱制剂和苦参碱透皮制剂两种规格。其中苦参碱透皮制剂组中添加有透皮促进剂(氮酮和丙二醇),所用到的试验动物为大白兔。实验结果显示:未添加透皮剂的苦参碱组在单次与多次刺激试验中对皮肤与眼结膜均无刺激性;而添加了透皮促进剂的苦参碱透皮制剂组在单次与多次刺激试验中对皮肤存在中等强度刺激性,刺激作用的眼观变化表现为眼皮红肿、皮增厚、皮结痂、痂皮脱落、新皮生成等;病理切片上则表现为皮肤角质层的增生脱落,真皮层的纤维水肿断裂,刺激小血管充血、出血,炎性细胞侵润等。实验三苦参碱液相学研究,采用岛津LC-2010C液相色谱仪,建立血浆中苦参碱的HPLC检测方法,其中用槐定碱作为内标。血浆前处理以甲醇为蛋白沉淀剂,通过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波长220nm,流动相为A-0.05moL/L的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调pH到6.46)和B-甲醇(A/B,65:35),等浓度洗脱,流速0.8mL·min-1,建立在羊血浆检测苦参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目标生物碱色谱峰出峰良好。苦参碱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其中MT使用非经脉管模型计算其药效动力学各参数。实验证明苦参碱外用时,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为体表,添加透皮促进剂也仅有极小量的药物会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因此透皮吸收进入血液的有效成分少,本实验建立了在绵羊血浆内检测苦参生物碱的方法。
其他文献
广西从2015年起使用课改试题进行高考,已经进行了四年,从四年的高考试卷可以看出高考化学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结合社会热点,突出学科特色,在考查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
翻转课堂是把以前的教与学顺序翻转,以让学生“学”作为中心,跟以前教师的“教”正好倒立过来,侧重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从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学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A)是存在于谷物、啤酒、牛奶等食品中的类雌激素霉菌毒素,可严重影响动物及人类的健康。研究发现ZEA不仅具有生殖毒性、肝毒性、遗传毒性、免疫
就目前我国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能够看出,校园的教育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赋予学生的压力较大,再加上社会发展现状,造成家长、教师和学生均重视考试成绩,所以校园中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