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化工跨国公司的兼并联合,生产要素开始加速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因而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江苏沿江地带区位优势独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人才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发展国际化工产业基地的优越条件,是我国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通过研究沿江化工产业集聚程度、比较集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从宏观层面指导化工产业提升竞争力,对沿江石化企业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和提升自我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提出目前江苏沿江地区化工产业布局情况和存在问题;然后根据相关文献的理论,在第三章里根据区位熵指数计算沿江化工产业集聚程度、根据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继而在第四章内通过模型对产业集聚和工业经济增长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计算产业集聚弹性;最后根据指标的剖析,从企业自身和政府扶持的角度,提出通过产业集聚继而优化化工产业结构的一些发展战略和执行措施。
结合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指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指标、线性回归分析和弹性分析方法等,我们在研究中得出如下结论:截止到2008年,江苏沿江化工产业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程度不断增加;江苏省沿江南岸的集聚化水平略高于沿江北岸,但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沿江北岸更具有发展潜力;化工产业在沿江地区的集聚化发展与江苏沿江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性,化工产业的集聚化程度会影响地区经济的产业总值;在江苏沿江范围内,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的集聚弹性比较大,另外医药制造业和石油加工业对沿江某些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影响程度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