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规地震资料是经过滤波、动静校正和水平叠加获得的,属于叠后地震资料。由于水平叠加时没有考虑因炮检距(或入射角)的变化而带来的振幅变化(AVO)效应,使得下一步的保幅叠加和岩性处理出现“假象”。为此,开展叠前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本文从Zoeppritz方程推导入手,通过数值计算方式分析了纵波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特征,尤其是超临界角情况下。同时,系统地总结了Zoeppritz方程的几种简化形式,并对每种简化形式的AVO特征曲线进行了分析。分析在不同角度入射、上下介质参数变化、泊松比变化时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发现纵波波速和泊松比对AVO效应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比Zoeppritz方程和各种近似式的分布特征,选择了适合于理论研究的Shuey近似方程,为下面的AVO正演模拟奠定了基础。
通过数值模拟方式,建立典型的三层水平、倾斜地质模型,并且依据Shuey的近似公式,研究不同参数组合条件下的AVO特征,分析AVO效应(截距和斜率)与地层波速和泊松比之间的关系。
将AVO处理技术用于实际地震资料处理,通过角道集处理和AVO两参数拟合,获得了多种AVO属性参数剖面,为地震资料的构造和岩性定量解释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