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我国已开发的油田总体处于高含水期,大庆、胜利等6个油区综合含水均高于80%。萨中开发区经过41年开发,油田产量由上升阶段到稳产阶段经历了39年,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产量递减阶段,油田综合含水已达到88%,措施增油效果逐年变差;而且各套层系间含水差异只有3-4个百分点,油田开发面临着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递减的“三高”局面。为了控制产量递减速度,延长油田开发有效期,“八五”期间,采取严格控制高含水好油层的开采速度,千方百计提高低含水差油层的开采速度的做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外水驱开发油田高含水后期的开发模式基础上,以大庆油田的开发实践和理论为主,参考其它油田开发实践和理论为辅,对萨中开发区高含水后期油藏油井采油、采液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对萨中开发区高含水后期水驱开发趋势和常用的开发调整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油田高含水后期注水—产液结构的综合调整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重点阐述了萨中油田技术、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和测算原则,给出了该油田的评价结果与2001~2010年储量潜力,可作为指导油田今后开发部署与重大决策的参考。